关于五十三梯组的层位问题
胡世忠
摘要(Abstract):
<正> 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栖霞组与茅口组之间普遍发育有一套黑色钙质炭质页岩为主夹似层状(或称“眼球状”)灰岩,以富含Cryptospirifer腕足动物群为特征的地层。黄汲清、曾鼎乾(1948)在研究四川华蓥山二叠系之分层时,将其命名为“五十三梯系”,时代定为早二叠世,以Cryptospirifer的出现作为茅口组的伊始。盛金章(1962)沿用了这一划分意见,将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下二叠统以碳酸盐岩相沉积为主的地层,划分为栖霞组(其下有煤系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世忠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5.01.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陈华成、胡世忠等,1964:安徽南部下二叠统的划分并试论孤峰组的时代问题。华东地质,4期。
- 黄汲清、曾鼎乾,1948:四川华蓥山二叠纪之分层。地质论评,13卷,3-4合期。
- 盛金章,1962:中国的二叠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科学出版社。
- 盛金章、李星学,1974:近年来中国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5号,科学出版社。
- 金玉玕、胡世忠,1978:安徽南部及宁镇山脉孤峰组的腕足化石。古生物学报,17卷,2期。
- 陈华成、胡世忠等,1978:对安徽南部地区栖霞组的认识。地质科技,1期。
- 杨绳武、肖伟民等,1981:贵州栖霞组与茅口组的界线讨论。地层学杂志,5卷,2期。
- 张遴信、吴望始等,1981:四川华蓥山的二叠系。地层学杂志,5卷,3期。
- 胡世忠,1983:赣南小江边灰岩的腕足类及其时代的讨论。古生物学报,22卷,3期。
- 赵汝旋、谭正修,1984:湖南桑植下二叠统的腕足类化石。古生物学报,23卷,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