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黄土钙质结核及地层学意义
滕志宏 ,刘荣谟 ,陈苓 ,谭桂声
摘要(Abstract):
<正> 黄土钙质结核(Concretion)又称石灰质结核、砂薑、砂薑石、姜结人。中药用名姜石、异名(石羌)砺石及裂姜石,地质界通称为黄土钙质结核或黄土小僧。广泛赋存于黄河中游地区丰厚黄土地层中的各类钙质结核是一种土壤新生体。它是更新世以来,温湿与冷干气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滕志宏 ,刘荣谟 ,陈苓 ,谭桂声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1.02.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永焱等,1980:中国黄土。陕西人民出版社。
- 王永焱、滕志宏:1983:中国黄土的地层划分。地质论评,29卷3期。
- 王永焱、滕志宏,1987:中国黄土区第四系下限问题。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卷1期。
- 刘东生等,1966:黄土的物质成份和结构。科学出版社。
- 刘良梧等,1986:钙质结核放射性碳断代的研究。土壤学报,23卷2期。
- 朱显谟,1965:我国黄土性沉积物中之古土壤。中国第四纪研究,4卷1期。
- 李立文,1985:南京老虎山“下蜀组”钙质结核的成因与时代探讨。地层学杂志,3-4期。
- 张景略,1958:黄土区土壤及母质中的碳酸盐新生体。土壤通报,4期。
- 曹家欣等,1987:山东庙岛群岛的黄土。中国科学,10期。
- 滕志宏,1986:洛川黄土剖面综述及其地层划分现状。工程地质信息,1期。
- 滕志宏,1988:豫西两个黄土剖面及地层划分。地层学杂志,12卷4期。
- 帕帕索夫,1958:论不同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的发生。土壤学译报,1期。
- K.B.尼格费努瓦等,1989: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的迫切问题。国外第四纪地质,4期。
- 1) 国家地震局~(14)C实验室测定(1986)
- 2)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研究室测定(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