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侏罗、白垩系研究新进展
王蓥
摘要(Abstract):
<正> 五十年代末,宁奇生、唐克东(1959)首次报道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层,1979年出版的《黑龙江省地层表》又做了阶段性总结。俟后黑龙江区调二队进行了大面积调查,丰富和完善了前人成果,建立了较完整的地层系统。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蓥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5.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马文璞、何国琦、刘昂昂,1983:太行山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及其构造含义。地质论评,29卷1期。
- 宁奇生、唐克东等,1959:大兴安岭区域地层。大兴安岭及其邻区区域地质与成矿规律。地质出版社。
- 黑龙江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9: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黑龙江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李子舜等,1982:中国北部上侏罗统的划分及其与白垩系的界线--着重讨论龙爪沟群、鸡西群、热河群的划分和对比。地质学报,56卷4期。
- 鲍亦冈等,1983:论北京地区燕山运动。地质学报,57卷2期。
- 洪友崇等,1982:京西晚期中生代地层和古生物的研究。地质学报,56卷2期。
- 郝诒纯等,1982: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及侏罗-白垩系的分界。地质学报,56卷3期。
- 王思恩等,1982:中国的侏罗系。中国地层概论。地质出版社。
- 郝诒纯等,1982:中国的白垩系。中国地层概论。地质出版社。
- 顾知微,1982:中国的侏罗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1982:中国白垩纪地层对比及说明书。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叶美娜等,1982:中国侏罗纪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曹正尧等,1982:中国白垩纪含植物化石地层。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陈丕基等,1980:辽宁西部晚期中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丛刊,第一号。
- 张文堂、陈丕基、沈炎彬,1976:中国的叶肢介化石。科学出版社。
- 王思恩,1981:冀北和大兴安岭地区晚侏罗世的新叶肢介化石及其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第3号。地质出版社。
- 吉林省地层表编写组,1978: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吉林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胡华光等,1982:根据同位素年龄讨论侏罗-白垩纪火山岩系地层的时代。地质学报,56卷4期。
- 翁世劫、黄海,1983:中国东南部侏罗-白垩纪板块构造活动与相关的岩浆活动。地质学报,57卷2期。
- 王东方等,1982:辽宁地区白垩系底界与第三系底界古地磁测定。辽宁地质学报,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