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地层
何俊德 ,黄仁金
摘要(Abstract):
<正> 一、前言 南雄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剖面清楚,化石丰富,为研究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界限的重要地区之一。1965和1976年曾两次系统采集各门类化石,并进行了整理和综合研究,对南雄盆地的地层划分、对比、生物群的性质及其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俊德 ,黄仁金
DOI: 10.19839/j.cnki.dcxzz.1979.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未测剖面,仅在盆地北缘进行野外观察和化石采集工作。
- 1) 在珠玑北测得罗佛寨组产状270°∠8°,丹霞组产状150°∠10°。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华南红层队,1977:华南古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层位与动物群。中国科学,3。
- 王振,1978:江汉盆地白垩纪轮藻类兼论Porochaceae和Characeae的分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九号。
- 余汶,1977:华南白垩纪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报,16(2) 。
- 杨钟健,1965:广东南雄、始兴、江西赣州的蛋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9(2) 。
- 周明镇、张玉萍、王伴月、丁素因,1977:广东南雄古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总号第153册,新丙种第20号。
- 郑家坚、汤英俊、邱占祥,1973:广东南雄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地层剖面的观察。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1(1) 。
- 侯祐堂、何俊德、叶春辉,1978:江汉平原白垩纪及第三纪介形类动物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九号。
- 童永生、张玉萍、王伴月、丁素因,1976:南雄盆地和池江盆地早第三纪地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4(1) 。
- Castel. M. 1969: Sur des Charophytes de L'Eocéne Inferieur de Provence. C. R. Ac. Paris. t. 268 (D),1589-1592.
- --, et Grambast, L., 1969: Charophytes de L'Eocéne des Corbieres. Bull. Soc. Geol. France.(7) Ⅺ. 936~943.
- Swain,F. M., 1964: Early Tertiary fresh-water Ostracoda from Colorado, Nevada and Utah and their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Jour. Paleont., 38(2) . 256-280.
- Szezechura, J., & Btaszyk, J., 1969: Fresh-water Ostrac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Nemegt Basin, Gobi Desert. Palaeont. Polonica,21, 108-118.
- --, 1971: Fresh-water Ostraeoda from the Paleocene of the Nemegt Pasin. Gobi Dosert. Mongolia. Ibid. 25, 85-7.
- Tozer, E. T., 1956: Uppermost Cretaceous and Paleocene non-marine faunas of western Alberta. Geol. Surv. Canada, Mem.,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