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恐龙动物群及其层位
董枝明
摘要(Abstract):
<正> 恐龙 Dinosauria 的两个目,蜥臀目 Saurischia 和鸟臀目 Ornithischia 都是在晚三叠世早期出现,到白垩纪结束时全部绝灭。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恐龙是中生代陆生脊椎动物的主宰者,由于当时它们种类繁多,进化辐射较快,故在确定中生代陆相地层的时代上,是目前可靠的证据之一。例如北美的上白垩统,可以根据角龙类 Cera-topsia 和鸭咀龙类 Hadrosauria 的演化关系,区别出连续的四个层位。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董枝明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0.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杨钟健,1951:禄丰蜥龙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13号。
- --,周明镇,1953:四川中生代爬行类动物的新发现。古生物学报,1卷3期。
- --,1958:山东莱阳恐龙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16号。
- --,1958:中国之蜥脚类恐龙。古脊椎动物学报,2卷1期。
- --,1962:粤北“红层”中的脊椎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6卷2期。
- --,赵喜进,1972:合川马门溪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第八号。
- 胡寿永,1964:内蒙古阿拉善旗肉食龙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8卷1期。
- 董枝明:1973:乌尔禾恐龙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第11号。
- 董枝明等1978:四川永川发现的新肉食龙。科学通报,23卷5期。
- --,1979:华南白垩系的恐龙化石。华南中,新生代红层、广东南雄华南白垩纪-早第三纪红层现场会议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
- 侯连海等,1975:广西扶绥爬行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卷1期。
- 赵资奎,1979:我国恐龙蛋化石研究的进展。华南中、新生代红层,南雄华南白垩纪-早第三纪红层现场会议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