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05, (04) 372-37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四川通江诺水河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牙形石的发现
DISCOVERY OF CONODONTS FROM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BEDS IN NUOSHUIHE SECTION OF TONGJIANG, SICHUAN

牟传龙,马永生,余谦,郭旭升,谭钦银,李国雄

摘要(Abstract):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台地相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划分一向存在分歧,因为在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发育一套40-100m的白云岩的时代缺乏古生物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四川通江诺水河剖面进行地层古生物研究,在剖面34层和41层的白云岩中首次分别发现了牙形石化石Hindeodus latidentatus、Hindeodus typicalis和Hindeousminutus,Hindeous parvus、Isarcicella cf.staeschei、Isarcicella isacica。根据当前国内外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34层的牙形石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化石,41层中的牙形石为早三叠世印度期的化石。结合两者的之间的岩石地层特点,初步将通江诺水河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置于38层与39层、即白云岩与灰岩之间。

关键词(KeyWords): 牙形石;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通江;四川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公司“川东北晚二叠—早三叠世白云岩成因与成藏条件研究”课题。

作者(Author): 牟传龙,马永生,余谦,郭旭升,谭钦银,李国雄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