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志留系的建阶问题The state of current Silurian Stages in China
戎嘉余
摘要(Abstract):
<正> 自尹赞勋(1949、1966)和穆恩之(1964)对我国志留纪地层做全面、深入的总结以来,年代地层学中的分统工作成为我国志留系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鉴于建阶条件很不成熟,尹、穆二位没有为志留系创建阶名。“关于志留系的内部划分有巨大的变化。二十年前,龙马溪定为下统,罗惹坪或石牛栏定为中统,韩家店或纱帽定为上统。现已证明三者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戎嘉余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5.02.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汪啸风(1965,页120) 曾将贵州石阡枫香含stomatograptus sinensis的地层置于中志留统底部。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科学出版社。
- 尹赞勋,1949:中国南部志留纪地层之分类与对比。中国地质学会志,29卷。
- --,1978:地层规范存在的问题。地层学杂志,2卷1期。
- --,1980:二十年来我国地层工作的进展。地层学杂志,4卷3期。
- 王成源,1980:云南曲靖上志留统牙形刺。古生物学报,19卷5期。
- --,1981:云南曲靖玉龙寺组时代的新认识。地层学杂志,5卷3期。
- --,阮亦萍、俞昌民、王钰,1983:中国泥盆系界线的划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著中国各纪地层 界线研究。科学出版社。
- 刘鸿允,1978:关于地层学要素和地层表编写的有关问题。地层学杂志,2卷1期。
- 孙云铸,1945:云南志留纪地层。科学记录,1卷3-4期。
- 全国地层委员会,198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成汉钧、高启标、王中文、张永义、袁效齐、丁蔚军,1980:陕西西乡的寒武纪地层层序并论地层单位“组”、“阶”的关系。地层学杂志,4卷3期。
- 戎嘉余、杨学长,1980:简论滇东的志留纪地层。地层学杂志。5卷1期。
- --,1981:西南地区早志留世中、晚期腕足动物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3号。
- 许汉奎、倪寓南、陈挺恩,1980:藏北申扎地区的志留-泥盆系。地层学杂志,5卷4期。
- 张守信,1975:组的含义和用法。地质科学,1975,3期。
- --,1979:地层划分概念的发展与中国地层规范的修订。地层学杂志,3卷2期。
- 汪啸风,1965:黔北早志留世晚期和中志留世笔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古生物学报,13卷1期。
- 汪啸风,1977:最晚志留纪和早泥盆世单笔石类在广西钦州的发现及其意义。地质学报,1977,2期。
- 杨学长、戎嘉余,1982:川黔湘鄂边区志留系秀山组腕足类。古生物学报,21卷4期。
- 陈旭、林尧坤,1978:黔北桐梓下志留统的笔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2号。
- 陈均远、刘耕武、陈挺恩,1981:华中及西南地区志留纪鹦鹉螺动物群。同上,13号。
- 林宝玉,1979:中国的志留系。地质学报,1979,3期。
- --,郭殿珩、汪啸风等,1982:中国的志留系。中国地层概论。地质出版社。
- 金淳泰、叶少华、何原相、万正权、王树碑、赵裕亭、李善姬、徐星琪、张正贵,1982:四川綦江观音桥志留纪地层及古生物。四川人民出版社。
- 周希云、翟志强、鲜思远,1981:贵州志留系牙形刺生物地层及新属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卷2期。
- 倪寓南,1978: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古生物学报,17卷4期。
- 秦峰、甘一研,1976:西秦岭古生代地层。地质学报,1976,1期。
- 葛治洲、戎嘉余、杨学长、刘耕武、倪寓南、董得源、伍鸿基,1979:西南地区的志留系。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科学出版社。
- 傅力浦,1983:陕西紫阳巴蕉口志留纪地层。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6号。
- 穆恩之,1964:中国的志留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科学出版社。
- 穆恩之、陈旭、倪寓南、戎嘉余,1982:关于中国志留系的划分与对比问题。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科学出版社。
- 穆恩之、陈旭、倪寓南、穆道成、袁金良、韦仁彦、姚肇贵、殷保安、施文蛟、张军达,1983:广西钦州、玉林一带志留纪及泥盆纪地层的新观察。地层学杂志,7卷1期。
- 谭雪春、董致中、秦德厚,1982:滇西保山地区下泥盆统兼论志留、泥盆系的分界。地层学杂志,6卷3期。
- Chlupac, I., Flugel, H. and Jaeger, H., 1981: Series or Stages within Palaeozoic Systems. Newsl. Stratigr. 10.
- Cocks, L. R. M., Toghill, P. and Ziegler, A. M., 1970: Stage names within the Llandovery Series. Geol. Mag., 107.
- Harland, W. B., Cox, A. V., Llewellyn, P. G., Pickton, C. A. G., Smith, A. G., and Walters, R., 1982: A geologic time scale. Cambridge Univ. Press.
- Holland, C. H. 1980: Silurian series and stages: decisions concerning chronostratigraphy. Lethaia 13.
- --, 1982: The state of Silurian stratigraphy. Episodes 1982.
- --, Lawson, J. D., Walmsley, V. G. and White, D. E., 1980: Ludlow stages. Lethaia 13.
- Jaeger, H., 1980: Silurian series and stages: a comment. Lethaia 13.
- Martinsson, A., Bassett M. G. and Holland, C. H., 1981: Ratification of Standard Chronostratigraphical Divisions and Stratotypes for the Silurian System. Lethaia 14.
- Sokolov, B., Kaljo, D. and Yolkin, E., 1980: Some general problems of stratigraphy of the Silurian System. Eesti NSV Teaduste Akad. Toimetised 29.
- Worsley, D. (ed), 1982: Field meeting, Oslo Region 1982. Paleont. Contrib. Univ. Oslo.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