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4, v.38(03) 328-33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盘县—罗平动物群——中三叠世初期生物复苏、辐射的标志性生物群
THE PANXIAN AND LUOPING FAUNAS:IMPLICATIONS FOR THE TRIASSIC RECOVERY FROM END-PERMAIN MASS EXTINCTION

尹超,郝维城,季承,江大勇,孙作玉

摘要(Abstract):

中国贵州、云南地区发现的盘县动物群和罗平动物群中保存了数量丰富、完整精美且具有较高分异度的海生脊椎动物化石并伴生多门类无脊椎动物化石,是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后,生物圈复苏和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进入快速和全面辐射时期的标志。对这两个动物群的时代、地理、地层与生物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后发现,盘县动物群与罗平动物群均产自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且同处于牙形石Nicoraella kockeli带,时代均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早期,但同名带内牙形石面貌、地层分布特征及形态演化等存在差异。盘县动物群与罗平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类的多样性组成在科级别的分类单位上比较相似,但在属级别的分异度上略有差异,盘县动物群的组成分子比罗平动物群更加原始,且具有一些后者没有的较原始的形态类型。罗平动物群中的鱼类和节肢类的丰度和分异度均显著高于盘县动物群,从这点来看,罗平动物群的环境中有机质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反映其陆源补给更加充足,与盘县动物群相比可能离岸更近。

关键词(KeyWords): 生物地层;海生爬行动物;盘县动物群;罗平动物群;中三叠世;贵州;云南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No.40920124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672002,40302009);;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基金(123102)资助

作者(Author): 尹超,郝维城,季承,江大勇,孙作玉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4.03.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