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4, v.48(03) 293-30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DARRIWILIAN(MIDDLE ORDOVICIAN) CONODONTS FROM TWO DRILL CORE SECTIONS WITHIN THE ORDOS BASIN, NORTH CHINA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尹升菊,景秀春,付玲,李亚,李国帅

摘要(Abstract):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的北庵庄组和马家沟组开展详细的牙形石分类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共采集90件碳酸盐岩岩心样品,经处理后在35件样品中获得353枚牙形石。所获牙形石可归入10属12种,以暖水类型为主,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同时也见到少量广布类型牙形石。在所采井段层位可识别出3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分别是Histiodellaholodentata-Tangshanodustangshanensis带、Aurilobodusaurilobus带、Plectodina onychodonta带,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中期。该牙形石带序列可与河北唐山、山东莱芜、河南巩县及安阳的同期序列进行直接对比,也可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北美中大陆区相当层位进行良好对比,此外还可与华南的同期化石带建立对比关系。本文的材料丰富了华北地区奥陶纪牙形石动物群的组成,深化了其与国内外同期典型牙形石动物群及化石带序列的对比,但精细的洲际对比尚需开展进一步工作,今后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来自台地和台缘交界处的钻井剖面的化石材料。

关键词(KeyWords): 鄂尔多斯盆地;达瑞威尔阶;暖水型牙形石;生物地层;洲际对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2026);;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13107)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尹升菊,景秀春,付玲,李亚,李国帅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4.0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