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2, v.36(02) 324-34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日本早白垩世非海相软体动物群组合
THE EARLY CRETACEOUS NON-MARINE MOLLUSK FAUNAL ASSOCIATIONS OF JAPAN

香西武,石田啓祐,Francis HIRSCH

摘要(Abstract):

日本具有4个标志早白垩世的半咸水和淡水软体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的立川和菖蒲动物群组合,晚巴列姆期的濑林动物群组合和早阿普特期动物群组合。纯非海相下白垩统大量分布于日本东北部(本州岛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日本中部、西南部的内带。在日本东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日本西南部的外带(四国岛与本州岛中部),从巴列姆阶下部往上有一些海相地层夹在非海相层中,这为研究非海相动物群提供了准确的年代依据。生物组合之间在种一级水平上的区别,主要由环境的差异而引起。1)立川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含有半咸水Hayamina naumanni组合和淡水Megasphaerioides okurodaniensis组合;手取群的Okurodani、Kuwajima和Izuki三个组内的淡水软体动物可与本动物组合相对比;2)菖蒲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含有Eomiodon nipponicus组合;3)濑林动物群组合(晚巴列姆期),含有Costocyrena radiatostriata组合,可与手取群的Kitadani组和日本东北部关门群的Sengoku组以及Monomiyama组的淡水软体动物组合相对比;4)日比原动物群组合(早阿普特期),含有Costocyrena minor组合,关门群Wakamiya组的淡水软体动物可与本动物组合相对比。

关键词(KeyWords): 生物地层学;非海相;软体动物;组合;早白垩世;日本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1142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821906)资助出版

作者(Author): 香西武,石田啓祐,Francis HIRSCH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2.02.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