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新近系沉积相特征NEOGENE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E EBOLIANG AREA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林洪,郑兵
摘要(Abstract):
通过分析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剖面的沉积相,结合二维地震资料的地震相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新近系进行沉积相研究。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剖面的沉积相观察分析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类型;二维地震反射剖面中平行—亚平行地震反射相大面积发育,即湖泊沉积发育。鄂博梁Ⅰ号、Ⅱ号构造和冷湖地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冷湖六号、七号构造带,鄂博梁Ⅲ号构造带和南八仙地区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沉积相、地震相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与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资源地层;岩石地层;地震相;沉积体系;新近系;鄂博梁;柴达木盆地;青海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QHKT/JL-03-013)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林洪,郑兵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6.01.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党玉琪,尹成明,赵东升.200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古地理学报,6(3):287-306.
- 宫雪,沈武显,逄海明.2014.松南梨树断陷高精度地震层序及地震沉积相识别.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5):1566-1573.
- 郭泽清,王宗礼,李雪峰等.2009.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初探.古地理学报,11(3):284-292.
- 李凤杰,孟立娜,方朝刚等.2012.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纪-新近纪古地理演化.古地理学报,14(5):596-606.
- 李凤杰,李俊武,王海峰等.2014.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14(17):182-187.
- 林洪.2014.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古-新近系物源分析与沉积相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成都理工大学.1-75.
- 刘伟,闫林,顾家裕等.2008.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与新近系的地震相.天然气工业,28(5):35-39.
- 姜在兴.2003.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57-260.
- 王军,姜素华,李三忠等.2014.地震相分析在济阳拗陷孔店组沉积相划分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4):437-443.
- 王鹏,赵澄林.2001.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1):12-15.
- 王英民.1991.地震相分析讲座(二)、(三).岩相古地理,(3):54-60;(4):46-52.
- 吴志雄,史基安,张永庶等.2012.柴达木盆地北缘马北地区古近系辫状河微相特征及沉积模式.天然气地球科学,23(5):849-855.
- 曾洪流.2011.地震沉积学在中国:回顾和展望.沉积学报,29(3):417-426.
- 曾洪流,朱筱敏,朱如凯等.2012.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石油勘探与开发,39(3):275-284.
- 赵加凡,陈小宏,杜业波.2004.柴达木第三纪湖盆沉积演化史.石油勘探与开发,31(1):41-44.
- 张敏,尹成明,寿建峰等.200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古地理学报,6(4):3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