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江孜地区晚白垩世晚期及早第三纪(?)地层
吴浩若
摘要(Abstract):
<正> 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的海相白垩系出露广泛,厚2000m以上。其岩相既不同于北面的日喀则地区,也不同于南面的岗巴一定日地区,对研究藏南地质和古地理演化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仅划分为下白垩统加不拉组和上白垩统宗卓组(吴浩若等,1977)。早第三纪地层则尚无报道。 1979—1980年,笔者曾在江孜以东的北家一床得一带发现床得北山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剖面连续,层序完整。下部以滑塌堆积为主,上部已是稳定类型的沉积,顶部的石英砂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浩若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7.02.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万晓樵,1085: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地层及有孔虫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 。地质出版社。
- 王义刚、王玉净、吴浩若,1976:西藏南部加不拉组问题的讨论及隆子地区下侏罗统的发现。地质科学,第2期。
- 文世宣,1974: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白垩系。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 ,地质。科学出版社。
- 刘成杰、尹集祥、孙晓兴、孙亦因,1986:藏南日喀则弧前盆地非复理石型海相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
- 吴浩若、王东安,1981: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的混杂堆积。沉积岩石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 吴浩若、王东安、王连城,1977:西藏南部拉孜-江孜一带的白垩系。地质科学,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