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县华塘地区的长兴阶The Changhsingian in Huatang of Chenxian, S. Hunan
廖卓庭 ,孟逢源
摘要(Abstract):
<正> 湖南南部郴县、桂阳交界的华圹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发育良好。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3公里的华塘向斜范围内(图1),岩相变化很大,既有以硅质岩为主含菊石的“大隆组”,又有以厚层白云质灰岩为主,含筵类、菊石、腕足类等的“长兴组”。笔者在采集化石、测制剖面进行生物地层工作的同时,对上述两种岩相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追索和研究,现将我们的认识概述如下。 (一)郴县华塘公社三合小学剖面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廖卓庭 ,孟逢源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4.02.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姚兆奇、徐均涛、郑灼官、赵修祜、莫壮观,1980:黔西滇东晚二叠世生物地层和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问题(黔西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科学出版社。
- 芮琳,1979: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竹蜓)类。古生物学报,18卷3期。
- 赵金科、梁希洛、郑灼官,1978:论大隆组的层位。地层学杂志,2卷1期。
- 赵金科、盛金章、姚兆奇,1980:中国南部的长兴阶及二叠、三叠系的界限。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地质出版社。
- 赵金科、梁希洛、郑灼官,1978: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12号。
- 孟逢源、潘昭世、林甲兴,1980:湖南南部二叠系划分并论斗岭煤系的时代问题。地质论评,26卷3期。
- 侯鸿飞、詹立培、陈炳蔚等,1979:广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生物群。地质出版社。
- 盛金章、芮琳,1980:Gallowayinella的时代--兼论长兴阶与吴家坪阶的分界。地层学杂志,4卷3期
- 廖卓庭,1979:广西合山马滩晚二叠世硅化腕足类化石。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论文摘要集。
- 廖卓庭,1979:中国南部长兴阶的腕足动物组合带及二叠、三叠纪混生动物群中的腕足动物。地层学杂志,3卷3期。
- 廖卓庭、姚兆奇、芮琳,1982:福建永定的大隆组。地层学杂志,6卷2期。
- 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编写小组,1974: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