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北部三叠纪地层的划分及对比TH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TRIASSIC STRATA IN NORTHWEST YUNNAN
沙绍礼,刘学龙,赵崇娟,张娜
摘要(Abstract):
云南西北部三叠纪地层分布较广,横跨3个地层分区,从西向东分别是澜沧地层分区、兰坪地层分区和金沙江地层分区,主要讨论后两个地层分区的三叠纪地层。兰坪地层分区三叠纪地层零星分布,呈推覆块体或飞来峰形式展现,有晚三叠世歪古村组、三合洞组、挖鲁八组和麦初箐组,不整合于上二叠统羊八寨组之上、中侏罗世漾江组之下;产双壳类、菊石、腹足类、牙形石及植物化石,时代属卡尼期至瑞替期。金沙江地层分区的三叠纪地层有中三叠世上兰组、攀天阁组,晚三叠世崔衣比组和石钟山组;产丰富的双壳类、腕足动物、菊石、有孔虫、牙形石、叶肢介等化石。攀天阁组、崔衣比组为双峰式火山岩系,产有孔虫、牙形石等化石,火山岩中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为224Ma、236Ma、238Ma、248±4.4Ma,时代包括早、中、晚三叠世。上兰组以往被认为不整合在早二叠世拉竹河组之上,经后来研究证实,原划的不整合为上兰组内部的断层,不存在拉竹河组。上述两个地层区的三叠纪地层虽然有许多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异,为了便于对比,建议各自使用独立的地层名称。
关键词(KeyWords): 岩石地层;地层分区;兰坪地层分区;金沙江地层分区;三叠系;云南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巨型矿床的变化与保存”(2009CB421007)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沙绍礼,刘学龙,赵崇娟,张娜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3.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李兴振,江新胜,孙志明等.2002.西南三江地区碰撞造山过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62-163
-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等.2009.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中国地质,36(1),1-26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7.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43-176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6.云南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27-228
- 赵灿华,范玉华,孟青.2011.云南德钦鲁春铜铅锌多金属矿同位素及矿床成因.云南地质,(1):32-37
- 钟大赉等.1998.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北京:科学出版社.104 -106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5.云南中生代红层.北京:科学出版社.1-20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6.云南中生代化石(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338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7.云南中生代化石(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348
- 杨遵仪,张舜新编.2000.中国地层典三叠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 -39
- 任继舜,曲景川,陈腰治等.1964.滇西大理丽江地区印支运动研究初报.地质论评,22(1):73-74
- 任继舜,曲景川.1966.滇西兰坪维西一带印支地槽褶褶皱带的确定.地质学报,42(2)182-194
- 董致中,王伟.2006.云南牙形类动物群.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38-142
- ②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1991.1/5万《兰坪县幅》、《马登街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③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74.1/20万《兰坪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①云南省地质矿产戡查开发局.1999.1/50000《弥沙井幅》地质图说明书
- ①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分队.1985.1/20万《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②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分队.1985.1/20万《中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③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1995.1/5万《河西幅》地质图说明书
- ①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四分队.1975.1/20万《巍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②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88.1/5万《大仓幅》、《蛇街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