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质学——从物理时空观到生物进化论An approach to systems geology——from physical time-space outlook to biologi-cal evolution
刘第墉
摘要(Abstract):
<正> 长期以来,都认为环境的变异和遗传变异是相互关联的,生物进化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得更快。但近十几年来由大量新事实所表明的却并不是这样动力学式的变动。分子生物学已发现由于功能上约束减弱,进化率就按总的突变率趋于最高值。在较稳定的海洋底下的生物,其遗传性变异都非常高,而在不稳定的潮汐带其变异却很低。从大量古生物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第墉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6.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刘第墉,1982:奥陶纪腕足类和海陆“抗建”--试论以破建轮替为周期、以位动能转换为动力的地质系统。地质力学文集,第六集。
- --,1984a:从奥陶纪腕足类演化的阶段性看达尔文主义在当前的争论--论系统的耗变与侵变。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4(2) 。
- --,1984b:系统地质学提纲初拟。地质系统管理研究,1984,3。
- --,1985:从构造体系到全球构造系统,二论系统的耗变和侵变。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5(2) 。
- --,1986:牛顿三定律认识史与地质吋空的系统观。地质系统管理研究,1986,1。
- --、刘渭洲,1985:大兴安岭中段奥陶纪的腕足动物。古生物学报,24(2) 。
- --、朱慈英、薛春汀,1986:小兴安岭西北部多宝山地区奥陶纪腕足动物。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