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含山一带的奥陶系
齐敦伦 ,杜森官
摘要(Abstract):
<正> 安徽中部长江北岸的无为、含山等地,奥陶纪地层发育较齐全,呈北东—南西方向断续出露。笔者等近年来发现本区与南京、鄂西等地奥陶系均可对比,属扬子类型。以无为县横山和含山县山凹丁剖面为代表,自老至新划分为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庙坡组)、宝塔组、汤头组、五峰组。岩性多为碳酸盐相,动物群以头足类为主。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齐敦伦 ,杜森官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1.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卢衍豪,1975: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总号152册,新乙种,11号。
- 卢衍豪、朱兆玲、钱义元、周志毅、陈均远、刘耕武、余汶、陈旭、许汉套,1976:中国奥陶纪的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七号。科学出版社。
- 陈均远,1976:中国北方奥陶纪地层及头足类化石研究的进展。古生物学报,15卷1期。
- 张全忠、仇洪安、焦世鼎、徐晓梅、郭佩霞,1966:安徽和县奥陶纪地层。地层学杂志,1卷1期。
- 钱义元、李积金、李蔚秾、江纳言、毕治国、高永修,1964:安徽南部震旦系及下古生界的新认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地层文集第1号。
- 盛莘夫,1974:中国奥陶系划分和对比。地质出版社。
- 赖才根、齐敦伦,1977:湘西北奥陶纪头足类。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三辑。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