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5, v.49(02) 228-23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技术在马斯特里赫特末期变暖事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ARBONATE CLUMPED ISOTOPE TO THE LATEST MAASTRICHTIAN WARMING EVENT

张东旭,李莎,赵向东,薛乃华,俞婷婷,王博

摘要(Abstract):

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前的德干火山活动引发了全球性的马斯特里赫特末期变暖事件(Latest Maastrichtian Warming Event, LMWE,~66.3—66.15 Ma)。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逐渐崩溃,浮游有孔虫、双壳类等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因此定量重建古温度记录对于深入探究古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团簇同位素(Δ_(47))是一种新兴的测温技术,基于碳酸盐矿物中~(13)C-~(18)O的相对丰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来实现温度的定量重建,其优势在于无需依赖矿物生长时流体的氧同位素信息(δ~(18)O)。本文基于马斯特里赫特末期全球海、陆相剖面,系统归纳了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在LMWE期间的应用实例。前人研究表明,在南极西摩岛(Seymour Island)和中国松辽盆地,生物壳体和古土壤钙质结核的Δ_(47)测试记录了精确的古温度变化,结果显示LMWE期间海水温度上升2℃~4℃,陆地气温增加6℃,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在海水和陆地大气温度重建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其应用过程中,对成岩作用程度的准确评估是确保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原始温度环境信息的关键。

关键词(KeyWords): LMWE,团簇同位素;古温度重建;德干火山;成岩作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2053)资助

作者(Author): 张东旭,李莎,赵向东,薛乃华,俞婷婷,王博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5.0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