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0, v.44(03) 250-25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下部旋回地层学研究
CYCLOSTRATIGRAPHY OF THE LOWER—MIDDL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YICHANG, SOUTH CHINA

薛乃华,王伟,关成国,房亚男,赵向东,张海春

摘要(Abstract):

华南埃迪卡拉纪早期地层记录了多次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例如:EN1/CANCE、WANCE、EN2/BAINCE),并产出"蓝田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和大型带刺疑源类等化石生物群。然而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年代格架,使得这些地质事件的年龄及地层对比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宜昌地区九龙湾岩芯陡山沱组中—下部沉积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学研究,发现该段约1m的沉积旋回代表405 kyr的长偏心率周期。根据长偏心率周期进行天文年代校准,并采用九龙湾岩芯陡山沱组Ⅱ段底部火山灰层的锆石TIMSU-Pb年龄(635.2±0.6Ma)作为绝对年龄锚点,得到陡山沱组Ⅱ段顶部年龄为591.4±0.6Ma,并将EN2/BAINCE结束年龄约束为约591 Ma,这远早于Gaskiers冰期发生的时间(约580 Ma)。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陡山沱组中—下部所记录的古环境和生物演化事件提供了高分辨率年代格架。

关键词(KeyWords): 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华南扬子台地;旋回地层学;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010、41622201、41688103、4207203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8000000、XDB26000000、XDB10010101);;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6-001-004)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薛乃华,王伟,关成国,房亚男,赵向东,张海春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0.0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