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境内华北与扬子岩石地层区界线划分DIVISIONAL PROBLEM OF THE LITHOSTRIGRAPHICAL PROVINCES IN JIANGSU
赵永忠,徐学思
摘要(Abstract):
以构造演化的活动论、地质发展历史的阶段论、岩石生成的时空联系论的观点 ,采用“层层剥皮”分析方法 ,根据江苏境内岩石地层序列、岩性特征、空间分布、沉积环境、含矿性、生物组合等情况按时间和空间 (华北和扬子岩石地层区 )对江苏境内岩石地层综合分区界线划分进行讨论 ,并就华北与扬子岩石地层区在江苏境内的界线 ,提出自北东向南西以海泗断裂—郯庐东侧断裂作为两者改造后的界线 ,其北西侧为华北岩石地层区 ,南东侧为扬子岩石地层区。依据江苏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实际情况 ,提出了江苏岩石地层综合分区的 7个原则 :1)岩石地层层序发育程度及其建造序列宏观岩性组合特征 ;2 )岩石生成环境 (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 )及其时空变化 ;3)生物群 (组合 )特征和生物分区 ;4 )区域变质岩生成时期及其特征 ;5 )区域岩浆岩生成时期及其特征 ;6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7)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关键词(KeyWords): 华北岩石地层区;扬子岩石地层区;界线;划分原则;江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原地质矿产部《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项目》之子课题《江苏省岩石地层》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赵永忠,徐学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鸿祯.1999.关于国际(年代)地层表与中国地层区划(摘要).现代地质,13(2):190—193.
- 王鸿祯,李光岑编译.1990.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北京:地质出版社.1.
- 王鸿祯,莫宣学.1996.中国地质构造述要.中国地质,(8):4—9.
- 王鸿祯,刘本培.1981.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地层学杂志,5(2):77—89.
- 刘季辰,赵汝钧.1924.江苏地质志.地质专报,甲种第4号.南京: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江苏实业厅.
- 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 江苏省及上海市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190.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984.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5—275.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989.宁镇山脉地质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6-181.
- 江苏省地质矿产厅.1997.江苏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266.
- 全国地层委员会.1962.中国的前寒武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80.
- 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59.
-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5-200.
- 朱 光,牛漫兰,刘国生,王道轩,宋传中.2002.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地质学报,76(3):325—334.
- 许志琴,张泽明,刘福来,杨经绥,李海兵,杨天南,邱海峻,李天福,孟繁聪,陈世忠,唐哲民,陈方远.2003.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地质学报,77(4):433—450.
- 李毓尧,李 捷,朱 森.1935.宁镇山脉地质.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第11号:3-31.
- 张守信.1992.中国岩石地层对比研究——清理岩石地层单位.中国区域地质,(3):193—203.
- 陈沪生.1988.HQ—13线地球物理—地质综合解释纲要.见:欧庆贤主编.中国南方油气勘查新领域探索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223—250.
- 杨遵仪,程裕琪,王鸿祯.1988.中国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7-188.
- 徐师文,程庆云.1988.下扬子盆地的壳幔电性结构.见:欧庆贤主编,中国南方油气勘查新领域探索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207—215.
- 徐学思.1981.徐淮、胶辽震旦亚界统一划分及郯庐断裂平移.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3:83—102.
- 徐嘉炜.1980.郯庐断裂的平移运动及其地质意义.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一)地质构造地质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29—141.
- 涂荫玖,陈成涛,唐良贵.1992.江淮北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划分及构造特征.中国区域地质,(3):248—256.
- 曹瑞骥,赵文杰,夏广胜.1985.安徽北部晚前寒武纪叠层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21:1—54.
- 黄汲清.1962.中国地层区划的初步建议.见:全国地层委员会编.全国地层学术报告汇编 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68—179.
- 赫德伯格H D主编.张守信译,杨遵仪校.1979.国际地层指南(地层划分、术语和程序)(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105.
- 萨尔瓦多A主编.金玉,戎嘉余,陈 旭等译.2000.国际地层指南(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171.
- XuJia-wei.1993.Historical review and present setting.In:XuJia-wei ed.Tancheng-L ujiangWrenchFaultSystem.London:JohnWiley&SonsL td.3—15.
- XuXue-si.1993.L atePrecambrianXuhuai-Jiaoliao sedim entarybasin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Tancheng-L ujiangWrenchFaultZone.In:XuJia-wei ed.Tancheng-L ujiangWrenchFaultSystem.London:JohnWiley&SonsLtd.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