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9, v.43(01) 18-2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重庆南川三泉奥陶系宝塔组碳同位素特征及地层对比
CARB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DOVICIAN PAGODA FORMATION AT THE SANQUAN SECTION IN NANCHUAN,CHONGQING AND ITS CORRELATION

马雪莹,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邓胜徽

摘要(Abstract):

对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宝塔组进行连续而高密度的碳、氧同位素和牙形刺采样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同位素值及曲线形态与晚奥陶世凯迪期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Gutternberg Inorganic Carbon Excursion (GICE)一致,并显示出的三个次级峰值。宝塔组自下而上发育牙形刺:Protopangerodus insculptus带和Hamarodus brevirameus带。通过与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其他剖面宝塔组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发现GICE事件在不同剖面发育程度不完全一致,南部发育较北部更全,宝塔组起始沉积时间有差异。通过与湖北、安徽、塔里木盆地、北美和瑞典地区的对比,认为中扬子地区宝塔组可能发育不完全;塔里木盆地其浪组与四川盆地宝塔组可对比;再次证实GICE事件具有全球性属性,其多次波动的特征可能与地球古海洋环境变化和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碳同位素地层;地层对比;牙形刺;宝塔组;奥陶系;四川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三五”重点项目(2016A-0206);; 国家重大专项(2017ZX0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2031)

作者(Author): 马雪莹,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邓胜徽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9.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