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震旦系一寒武系的震积岩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INIAN-CAMBRIAN SEISMITES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杨光忠,李吉春,胡一忠,饶红娟
摘要(Abstract):
黔东南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发育一系列震积岩,包括震积(滑塌)角砾岩、滑移褶皱、震积砂岩墙、震裂缝等,分析认为可能为区内深大断裂施洞口断层在加里东早期郁南运动期间发生一系列地震活动所致,或受郁南运动构造中心区构造活动的远程影响,使位处斜坡或台地边缘斜坡环境的沉积软泥及半成岩建造受震动影响就地破坏或移位改造再沉积的结果。本研究丰富了黔东南地区地层学及其岩相古地理和地质演化认识。
关键词(KeyWords): 岩石地层;震积岩;砂岩墙;震裂缝;角砾岩;滑塌滑移褶皱;震旦系统;寒武系;黔东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项目——施秉下翁哨地区镁铝榴石重砂异常及其矿物学研究初步成果
作者(Author): 杨光忠,李吉春,胡一忠,饶红娟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8.04.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杜远生,徐亚军.2012.华南加里东运动初探.地质科技情报,31(5):43-49.
-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97.广东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23.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987.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570-574.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1地质大队.1992.1/5万《凯里幅》、《挂丁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55-56.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1地质大队.1992.1/5万《镇远幅》、《施洞口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2,48.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1地质大队.1999.1/5万《隆里幅》区域地质图说明书.5-6.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92.贵州岩相古地理图集(中元古代-三叠纪).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8-12.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6.1/250000《锦屏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8.
- 郭建华,王方平,刘贵,王正允,高振中.1999.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影组震裂角砾岩.石油实验地质,21(3):219-224.
- 贾志海,洪天求,郑文武,李双应.2003.皖北新元古代望山组震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地层学杂志,27(2):146-149.
- 李学刚,杨坤光,胡祥云,戴传固,张慧.2012.黔东凯里-三都断裂结构及形成演化.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1):18-26.
- 丘元禧,梁新权.2006.两广云开大山-十万大山地区盆山耦合构造演化--兼论华南若干区域构造问题.地质通报,25(3):340-347.
- 丘元禧.1991.云开大山及其邻区构造演化//丘元禧,陈焕疆主编.云开大山及其邻区地质构造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11.
- 王砚耕.1992.贵州构造基本格架及其特征//贵州区域构造成因构造学术讨论论文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2-16.
- 杨大欢,王朝宗,陈建书.1999.贵州雷山一带的震积岩.贵州地质,16(2):136-140.
- 杨宗文.2008.黔东“黑层”钒矿基本特征及成因初探--以贵州镇远县江古钒矿为例.贵州地质,25(1):31-34.
- 尹赞勋,张守信,谢翠华.1978.论褶皱幕.北京:科学出版社.69-77.
- 袁静.2005.中国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进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1):144-149.
- 赵卫卫,查明,杨剑萍.2006.中国震积岩研究综述.地层学杂志,30(2):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