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二叠纪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意义PERMIAN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张增奇,王启飞,张义江,季兴开,陈军,陈梅
摘要(Abstract):
对鲁西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中采取的岩芯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和统计,发现了大量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总计76属189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孢粉植物群演化的阶段性、主要属种的纵向分布规律和含量上的变化,建立了本区二叠纪的四个孢粉组合带,自下而上为:Ⅰ.Laevigatosporites vulgaris-Florinites junior(VJ)组合;Ⅱ.Gulisporites cochlearius-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CS)组合;Ⅲ.Patellisporites meishanensis-Torispora laevigatus(ML)组合;Ⅳ.Triquitrites-Anticapipollis tornatilis(Tt)组合。它们分别归于本区早二叠世早期的太原组中上部(组合Ⅰ),早二叠世中期的山西组(组合Ⅱ),早二叠世晚期的下石盒子组(组合Ⅲ)和晚二叠世早期的上石盒子组(组合Ⅳ)。简介了各孢粉组合的特征及其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同期的孢粉组合的对比,并讨论了各孢粉组合所代表的古植被面貌和古气候环境。另外,太原组下部和本溪组由于化石稀少,且保存状况较差,不足以建立孢粉组合,有待今后再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生物地层;孢粉组合;煤田;二叠纪;鲁西南;华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矿产资源调查成果综合集成与服务产品开发(山东矿产地质志)项目(12120114058001);; 山东省煤田地质及赋煤规律研究项目(鲁勘字(2009)040号);; 山东省曹县周菜园地区煤炭普查(续作)项目(鲁勘字(2011)50号)资助
作者(Author): 张增奇,王启飞,张义江,季兴开,陈军,陈梅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6.03.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杜宝安.1986.甘肃平凉山西组孢子花粉组合及其时代.古生物学报,25(3):284-295.
- 冯进萍,王明镇.1994.山东莱芜煤田二叠纪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时代评论.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4(4):336-342.
- 冯少男,张淼.2001.中国二叠纪植物群与地层分区的关系.华南地质与矿产,(3):45-49.
- 高联达.1984.石炭-二叠纪孢子花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三)微体古生物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313-340.
- 蒋汉朝,王明镇,张锡麒.2002.山东济宁煤田(东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地质科学,37(1):47-61.
- 李超,张锡麒,王明镇.1998.新汶煤田太原组与山西组孢粉组合研究.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7(1):15-23.
- 刘峰.2009.山西保德晚石炭世-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1-298.
- 李克.1987.山西轩岗矿区早二叠世山西组孢子花粉组合.地层学杂志,11(3):16-24.
- 廖克光.1987a.山西北部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535-577.
- 廖克光.1987b.太原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及比较.煤炭科学技术,6(增刊):65-71.
- 欧阳舒,侯静鹏.1999.论华夏孢粉植物群特征.古生物学报,38(3):261-290.
- 孙红玺,赵秀丽,殷天涛,段剑威.2011.山东唐口二叠纪孢粉组合特征.山东国土资源,27(11):7-13.
- 孙克勤.2002.华夏植物群及其与全球同期植物群的比较.地学前缘,9(3):74-84.
- 宋香锁,王奎峰,王明镇,贾强.2009.山东聊城地区阿城镇煤田二叠纪孢粉组合.微体古生物学报,26(3):271-282.
- 苏维,黄兴龙,王明镇,张锡麒.2006.山东滕县煤田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微体古生物学报,23(4):399-418.
- 王从军.1986.安徽北部二叠纪孢子花粉组合特征.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1):1-15.
- 王蕙.1984.宁夏横山堡中、上石炭统孢粉组合.古生物学报,23(1):92-102.
- 吴建庄.1995.河南周口坳陷二叠纪孢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河南石油勘探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矿产部华北石油地质局地质研究大队著,河南周口和南阳地区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324-357.
- 王明镇,张锡麒,赵秀丽.2004.鲁西地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孢粉组合及其分界.古生物学报,43(3):349-365.
- 徐晓琴,高峰,周国庆,张谷春.2004.徐州地区二叠纪孢粉组合特征.中国煤炭地质,2(2):7-9.
- 杨学英.1994.河北唐山南部早二叠世孢粉组合及油气意义.石油实验地质,16(3):308-312.
- 郑国光等.2000.冀中地区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朱宗浩等主编.中国含油气盆地孢粉学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41-15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古生代植物》编写组编.1974.中国植物化石(第一册)中国古生代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74-186.
- 张桂芸.1990.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何锡麟等.内蒙古准格尔旗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与生物群.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2-51.
- 周和仪.1980.山东北部晚古生代孢粉组合.东营: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1-69.
- 赵秀丽,李守军,张锡麒.2006.山东济阳坳陷二叠纪部分组合.微体古生物学报,23(2):165-174.
- 赵秀丽,张锡麒,王明镇,李守军.2007.山东兖州东滩早二叠世孢粉组合.地质学报,81(1):9-15.
- 张锡麒,王明镇,赵秀丽.2005.波环孢属(Sinulatisporites)在华北地区的时空分布及其地层学意义.古生物学报,44(2):3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