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以头组ON KAYITOU FORMATION
王尚彦
摘要(Abstract):
卡以头组为介于宣威组和东川组之间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 ,主要为黄绿色、灰绿色、褐黄色夹紫红色砂岩、砾岩和泥质岩组合 ,海相层底部夹少量灰岩 ,不含煤层和 Claraia。该组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 ,海相多为早三叠世地层。建议以威宁哲觉剖面为卡以头组的标准剖面
关键词(KeyWords): 卡以头组;卡以头砂页岩层;滇东黔西;二叠系;三叠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 No.496 32 0 70 );; 贵州省地矿局专项经费资助
作者(Author): 王尚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尚彦 ,2 0 0 0 .滇东黔西地区陆相二叠 -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博士论文 ]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资料馆
- 贵州省地质局等 ,196 5 .1/10 0万《昆明幅》地质图说明书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990 .
- 云南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6 0-197.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996 .云南省岩石地层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0 1-2 96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新疆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1986 .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二叠—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群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 6 2 .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980 .黔西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2 77.
- 王自强 ,1992 .华北古—中植代之际植物群落演替趋势 .科学通报 ,37(6 ) :5 32 -5 36 .
- 王成源 ,1994.华南二叠 -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地层学杂志 ,18(2 ) :110 -118.
- 王成源 ,王尚启 ,1997.江西二叠 -三叠系界线层的牙形刺及 H indeo-dus-Isarcicella的演化谱系 .古生物学报 ,36 (2 ) :15 1-16 9.
- 王尚启 ,1978.黔西滇东北晚二叠世及早三叠世介形类化石 .古生物学报 ,17(3) :2 79-30 8.
- 四川省地质局 ,1991.四川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82 -2 41.
-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7.四川省岩石地层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15 -177.
- 白俊峰 ,杨守仁 ,1996 .江西信丰铁石口剖面二叠 -三叠系界线综合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32 (4) :45 6 -4 6 5 .
- 龙家荣 ,甘修明 ,冯儒林 ,1991.贵州二叠 -三叠系界线研究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1-112 .
- 朱怀诚 ,1997.塔里木西南早三叠世早期孢粉组合及二叠系 -三叠系界线研究 .科学通报 ,42 (3) :30 1-30 3.
- 李子舜 ,詹立培 ,朱秀芳 ,张景华 ,金若谷 ,刘桂芳 ,盛怀斌 ,戴进业 ,黄恒铨 ,谢隆春 ,严 正 ,1986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和地质事件 .地质学报 ,6 0 (1) :1-17.
- 李子舜、詹立培 ,戴进业 ,金若谷 ,朱秀芳 ,张景华 ,黄恒等 ,徐道一 ,严 正 ,李华梅 ,1989.川北陕南二叠—三叠纪生物地层及事件地层学研究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 35 .
- 杨 品 ,丁跃潮 ,1996 .塔里木盆地杜瓦剖面二叠 -三叠系界线及其特征 .新疆石油地质 ,17(3) :2 5 5 -2 5 9.
- 杨基端 ,曲立范 ,周惠琴 ,程政武 ,周统顺 ,侯静鹏 ,李佩贤 ,孙素英 ,1984.中国北方陆相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及古生物群 .见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北京 :地质出版社 .87-98.
- 杨遵仪 ,吴顺宝 ,杨逢清 ,1981.关于我国南方海相二叠 -三叠系界线问题和接触关系 .地球科学 ,7(1) :4-15 .
- 杨遵仪 ,殷鸿福 ,吴顺宝 ,杨逢清 ,丁梅华 ,徐桂荣 ,1987.华南二叠 -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79.
- 杨遵仪 ,吴顺宝 ,殷鸿福 ,徐桂荣 ,张克信 ,1991.华南二叠 -三叠纪过渡期地质事件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90 .
- 张自超 ,Claoue-L ong JC,马国干 ,杜绍华 ,1992 .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年龄测定 .地质论评 ,38(4) :372 -381.
- 张克信 ,1991.二叠—三叠纪过渡期灾变事件研究进展 .地质科技情报 ,10 (3) :37-4 1.
- 张克信 ,童金南 ,殷鸿福 ,吴顺宝 ,1996 .浙江长兴二叠系 -三叠系界线剖面层序地层研究 .地质学报 ,70 (3) :2 70 -2 87.
- 张景华 ,张元纪 ,王玉琦 ,陈冰如 ,孙景信 ,1983.我国南方二叠纪 -三叠纪界线粘土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岩石矿物及测试 ,2 (2 ) :82 -86 .
- 周瑶琪 ,柴之芳 ,毛雪瑛 ,马淑兰 ,马建国 ,孔 屏 ,何锦文 ,1991.混合成因模式——中国南方二叠 -三叠系界线地层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启示 .地质论评 ,37(1) :5 1-6 3.
- 欧阳舒 ,1986 .云南富源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孢子花粉组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113.
- 胡桂琴 ,徐晓峰 ,孙 平 ,1999.蒙古二连盆地早三叠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的发现 .地层学杂志 ,2 3(4) :2 6 3-2 6 9.
- 姚建新 ,李子舜 ,1988.论两种二叠 -三叠系界线 .地层学杂志 ,12(3) :2 2 6 -2 2 9.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987.贵州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 2 7-2 77.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997.贵州省岩石地层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4 3-2 6 1.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院 ,1996 .贵州地层典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 6 0 -331.
- 殷鸿福 ,徐桂荣 ,丁梅华 .1984,华南古、中生代之交海洋生物的更替 .见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5 -2 0 4.
- 殷鸿福 ,吴顺宝 ,1985 .过渡层——华南三叠系底界 .地球科学 ,10 (特刊 ) :16 3-173.
- 殷鸿福 ,张克信 ,杨逢清 ,1988.海相二叠 -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划分的新方案 .地球科学 ,13(5 ) :5 11-5 19.
- 殷鸿福 ,黄思骥 ,张克信 ,杨逢清 ,丁梅华 ,毕先梅 ,张舜新 ,1989.华南二叠纪 -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绝灭的影响 .地质学报 ,6 2 (2 ) :16 9-181.
- 黄思骥 ,张克信 ,杨世容 ,1988.中国二叠 -三叠系界线地层中微球粒的发现和研究 .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论文集 .
- 彭元桥 ,童金南 ,1999.扬子台区二叠 -三叠系界线层综合地层学研究 .地球科学 ,2 4(1) :39-4 8.
- 颜佳新 ,1999.东特提斯地区二叠 -三叠纪古气候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 .地球科学 ,2 4(1) :13-2 0 .
- Davied L C,Wang C Y,Chartes JO,& James S G,1986 . Con-odont survival and low Iridium abundance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Science,2 2 3:984-986 .
- Ouyang Su & U tting J,1990 . Palynology of Upper Permian andLower Triassic rocks,Meishan,Changxing County,ZhejiangProvince,China,Rev. Palaeobot. Palynol.,6 6 :6 5 -10 3
- Wang Cheng-yuan,& Wang S Q,1997.Conodonts from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beds in Jiangxi,China and evolutionary lin-eage of H indeodus-Isarcicella.Acta Paleonotologica Sinica,36(2 ) :15 1-16 9.
- Yin H F,Huang S J,Zhang K X,etal.,1992 .The effects of volcan-ism on the Permo-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In: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 14 6 -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