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的二迭系
芮琳
摘要(Abstract):
<正> 二迭纪时,扬子区是相对稳定的地块。区内除两个长期隆起的古陆,即康滇、江南(确切地说是武陵、雪峰、九岭等一系列岛屿)古陆外,基本上是个陆表海,为特提斯海的一部分。沉积物以海相稳定组合类型为主,但在其东部和东南部的边缘,却发育一套与江南区十分类似的沉积物。由于两者之间呈渐变的关系,故本区的南界、东南界不易确定。本文考虑到栖霞期以后,特别是茅口、吴家坪期时,两者在岩相和生物相上的明显差异,将本区的南界与东南界置于芒街、钦州、柳州一线,沿江南古陆的南缘、东缘折向北至彭泽、黄梅一线。其北界和西界则与传统的界线一致。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芮琳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1.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志浩,1978:陕西汉中梁山地区二迭纪-早三迭世牙形刺。古生物学报,17卷2期。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科学出版社。
- 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编表小组,1974: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地质出版社。
- 云南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云南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四川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芮琳,1979:贵州西部晚二迭世的(竹蜓)类。古生物学报,18卷3期。
- 姚兆奇等,1980:黔西滇东晚二迭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科学出版社。
- 盛金章,1963:广西、贵州及四川二迭纪的(竹蜓)类。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10号。
- 盛金章、李星学,1974:近年来中国二迭纪生物地层学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5号。
- 盛金章、芮琳,1980:Gallowayinella的时代--兼论长兴阶与吴家坪的分界。地层学杂志,4卷3期。
- 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工作队,1977: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贵州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赵金科,1966:中国南部二迭纪菊石层。地层学杂志,1卷2期。
- 赵金科等,1978:华南晚二迭世头足类。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12号。
- 廖卓庭,1979:中国南部长兴阶的腕足动物组合带及二迭、三迭混生动物群中的腕足动物。地层学杂志,3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