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03, (01) 19-2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的地层对比意义
NEOPROTEROZOIC STROMATOLITE ASSEMBLAGES FROM THE SHISANLITAI STAG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REGIONAL AND CONTINENTAL CORRELATION

华洪,曹瑞骥

摘要(Abstract):

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辽南徐淮地区的叠层石组合以 Conophyton ocularoides与 Baicalia共生为特色 ,Inze-ria、Gymnosolen、Tungussia、Jurusania、L inella等的相继集中出现为代表 ,叠层石的丰度和分异度极高 ,达到叠层石演化史上的鼎盛时期。类似的叠层石组合在世界各地晚里菲期中频有发现。至马家屯期 ,叠层石进入逐步衰退阶段 ,叠层石多组成半球状生物岩礁 ,柱体细小、相互密集丛生、分叉复杂、大多具壁或鞘 ,柱间充填大量叠层石砾屑和陆源石英碎屑 ,同时叠层石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出现特征的半球形放射纤维状组构。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特征明显、组分相对稳定 ,不仅在区域间 ,甚至在洲际间具有地层对比的潜力。

关键词(KeyWords): 徐淮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对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G2 0 0 0 0 7770 );;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kzcx-2 -116 );; 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资助的成果。

作者(Author): 华洪,曹瑞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