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2, v.46(02) 196-20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大兴安岭东麓平安镇白土山组的地层属性——对物源和沉积环境的指示
STRATIGRAPHIC PROPERTIES OF THE BAITUSHAN FORMATION IN PING’AN TOWN,THE EASTERN FOOT OF THE GREAT HINGGAN MOUNTAINS——AN INDICATION OF PROVENANCE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孙建华,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吴鹏,孙磊,魏振宇,孙杨,侯心茹

摘要(Abstract):

白土山组是松嫩平原地区的第四纪下限,早期对该组的认识仅限于岩性,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属性尚未涉及。为此,本文以吉林白城平安镇白土山组标准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地层属性,揭示其化学风化、沉积循环、物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白土山组砾石砾径以20~80 mm为主,分选差,磨圆度较好,弱—中等风化程度,呈颗粒支撑,基质为砂—粉砂和泥。砾石成分以凝灰岩为主,流纹岩和石英质岩石次之,含少量花岗岩和沉积岩砾石。重矿物组成以白钛石、绿帘石和钛铁矿为主,锆石、磁铁矿、锐钛矿和赤褐铁矿次之,其他矿物含量<1%,个别样品出现软、硬锰矿。沉积学、重矿物及地球化学证据共同表明沉积物来自大兴安岭的中—酸性岩浆母岩,经历了中等程度化学风化,是初次循环的产物。综合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指标,本研究认为平安镇白土山组是在温暖偏干的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冲-洪积物堆积。此项研究对大兴安岭东麓地层划分及对重建松嫩平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白土山组;地层属性;沉积学;地球化学;物源;沉积环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006、41871013);;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0D009)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孙建华,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吴鹏,孙磊,魏振宇,孙杨,侯心茹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2.0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