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5, v.49(01) 1-1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黔北—渝南地区上奥陶统观音桥层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GUANYINQIAO BED IN NORTHERN GUIZHOU AND SOUTHERN CHONGQING, CHINA

赵子腾,李昌昊,时志强,赵安坤,王东

摘要(Abstract):

四川盆地东南缘广泛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奥陶系顶部发育观音桥层碳酸盐岩,其中蕴含了赫南特冰期发展、古海洋条件变化及生物集群灭绝等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与古海洋信息,而前人对其沉积特征、成岩演化及沉积环境研究较少,致使观音桥层的地质信息未被充分识别。本次研究在野外剖面观察和采样基础上,以显微薄片观察、碳氧同位素及电子探针测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黔北—渝南地区观音桥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黔北地区多个剖面观音桥层以灰岩为主,厚度偏大,局部可达数米,主要为生屑灰岩,含珊瑚化石,推测研究区受当时特殊的古地理环境制约:赫南特冰期之后,在相对浅水区海水温度回升较快,有利于暖水的四射珊瑚发育,且局部地区碳酸钙生产力相对较高,导致厚度较大的观音桥层灰岩发育。而在渝南等地的相对深水区,观音桥层主要为灰质白云岩,厚度一般小于0.5m,白云石含量普遍大于50%,呈微晶—粉晶结构,含典型冷水的赫南特贝化石。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较同时期其他碳酸盐岩地层偏负,推测是成岩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所致。

关键词(KeyWords): 观音桥层;奥陶系;白云岩;成岩演化;四川盆地;贵州;重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J0353)资助

作者(Author): 赵子腾,李昌昊,时志强,赵安坤,王东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5.0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