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3, v.37(02) 250-25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沉积间断的地层学含义——痕迹地层学研究新途径
THE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OF DEPOSITIONAL HIATUSES: A NAW APPROACH TO ICHNOSTRATIGRAPHY

吴贤涛,郑伟,吴渤

摘要(Abstract):

生物地层学以物种的出现和消失为依据,其对比精度约为100万年;层序地层学以米兰凯维奇事件为导因,应用海泛面、叠置格局和可容空间作概念支柱,对比地层,其四、五级层序对比精度约在20万年左右。更高精度的地层对比,各方面都在探索。首次提出痕迹地层学概念,讨论了痕迹地层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事件属性及事件间隔时限,旨在引起研究者对地层间断现象的注意,以利从地史时期生物行为中,获取较多的地层学信息,为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服务。

关键词(KeyWords): 痕迹地层学;痕迹学;事件沉积;高精度对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94,412102071)资助

作者(Author): 吴贤涛,郑伟,吴渤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3.02.016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