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6, v.40(03) 278-28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层序格架与沉积相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FIFTH MEMBER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WEST SICHUAN DEPRESSION,SOUTH CHINA

孟昊,钟大康,李卓沛,刘云龙,赵靖,杨越东

摘要(Abstract):

随着四川盆地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展,在实践中长期被视作烃源岩与盖层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的勘探潜力逐渐受到重视。综合研究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地震等地质资料,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认识成果,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川西坳陷须五段层序格架:将须家河组确定为一个巨旋回,须四段—须六段确定为一个超长期旋回,须五段确定为一个长期旋回,并将其细分为三个极不对称的中期旋回。通过野外露头与岩芯观察认为,须五段沉积时研究区处于三角洲前缘远端—滨浅湖的低能环境,特征为水体浅、河流能量弱、供砂不足,使得三角洲砂体以河口坝、远砂坝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常在短暂推进后快速退缩,三角洲末端常被波浪作用改造为滩坝沉积。须五段沉积相带的展布受层序演化的控制,6个中期基准面半旋回中,MSC1上升半旋回、MSC2上升半旋回和MSC3下降半旋回的三角洲砂体较为发育。

关键词(KeyWords): 资源地层;层序地层;层序格架;中期基准面旋回;沉积相;须家河组;三叠系;川西坳陷;四川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碎屑岩储层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No.2011CB201104)资助

作者(Author): 孟昊,钟大康,李卓沛,刘云龙,赵靖,杨越东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6.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