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十屋组及其孢粉组合特征The Shiwu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and the characters of its sporo-pollen assemblage
裘松余 ,王立夫 ,崔皓 ,张文瑾 ,卢兵力
摘要(Abstract):
<正> 十屋组在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十分发育,分布稳定,界线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岩性特征、沉积旋迴、厚度清楚。 建立十屋组是为了澄清松辽盆地深层“登娄库组”对比混乱局面,建立正确地层层序,以利于区域地层对比。由于登娄库构造远离松基六井,南北相差近180km,将松基六井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裘松余 ,王立夫 ,崔皓 ,张文瑾 ,卢兵力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3.0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王五力,1988:吉林梨树早白垩世非洲叶肢介科化石及其意义,地质论评,34(1) 。
- 王淑英,1989:吉林省营城组孢粉组合。地层学杂志,13(1) 。
- 张春彬,1962:江苏句容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古生物学报,10(2) 。
- 黎文本,1983: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地理分区。《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科学出版社。
- Takahashi, K., 1974: Palynology of the Upper Aptian Tanohata Formation of the Miyako Group, northeast Japan. Pollen Spores 16.
- 1) 赵传本,1984:深层孢粉组合及时代研究,大庆石油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报告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