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系在北方的一个完整剖面A complete Sinian section in North China
张丕孚
摘要(Abstract):
<正> 前几年,辽东半岛南部(下称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被认为是衔接青白口系与震旦系之间的过渡层。换言之,青白口系与震旦系之间有一段地层缺失,缺失的地层由辽南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丕孚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8.02.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常绍泉,1980: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国震旦亚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姜春潮,1957: 东北南部震旦纪地层。地质学报,37卷1期。
- [3] 张丕孚,1981: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的厘定。长春地质学院学报,第4期。
- [4] 陈孟莪、张丕孚等,1982:辽宁复县震旦系高家屯组皱节虫化石的发现。地质科学,第3期。
- [5] 张丕孚,1983:燕、辽、吉、苏皖北部的震旦系。河北地质学院学报,第3期。
- [6] 张丕孚,1985: 关于辽南系、淮河系建立的讨论。河北地质学院学报,第1期。
- [7] 刁乃昌、张丕孚,1986:关于辽南长岭子组、钓鱼台组两个同位素年龄值应用的商榷。科学通报,第13期。
- [8] 王东方、林蔚兴,1984:关于辽东震旦系桥头组海绿石和大林子组泥页岩全岩Rb-Sr等时年龄的讨论。甲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