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ORDOVICIAN TO THE LOWEST SILURIAN CHRON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IN CHINA
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李志宏
摘要(Abstract):
十多年来全球和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在前人所积累的大量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的研究 ,厘定了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建议分别以吉林浑江大阳岔 (或江西武宁或湖北宜昌黄花场 )、湖北宜昌黄花场、浙江常山黄泥塘、新疆柯坪大湾沟和湖北远安苟家垭剖面为界线层型 ,将中国奥陶系自下而上划分为 :新厂阶 (或特马豆克阶 )、道保湾阶、大湾阶、达瑞维尔阶、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为了客观反应我国奥陶系的特点 ,同时便于与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对比 ,建议将上述各个阶底界的的界线依次划在 R.taojiangensis( =R.praeparabola) / H .simplex、 O.communis、 B.triangularis/ T.laevis、 U.austrodentatus、 N .gracilis和 N ankinolithus带的底部 ;中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之间的界线分别定在道保湾阶 /大湾阶和达瑞维尔阶 /艾家山阶之间。建议下志留统最下部两个年代地层单位——龙马溪阶和大中坝阶——以湖北宜昌王家湾剖面为界线层型 ,分别以 A.ascensus和 D .triangulatus的首现为划分标志。对每一个阶的命名、含义、界线层型剖面的岩性特征、界线划分的生物标志、与全球相关年代地层单位层型和点 ( GSSP)的对比 ,以及与过去曾经建议或使用过?
关键词(KeyWords): 奥陶系;下志留统;年代地层;界线层型剖面;中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地层委员会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
作者(Author): 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李志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尹赞勋.1980.二十年来我国地层工作的进展.地层学杂志,4(3):161-190.
- 卢衍豪.1959.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的分类与对比.见:中国地质学基本资料专题总结论文,2.北京:地质出版社.1-114
- 刘义仁,傅汉英.1989.中国奥陶系氵韩江阶、石口阶的候选层型剖面——湖南祁东双家口剖面.地层学杂志,13(3):161-192;13(4):235-254.
- 汪啸风,刘义仁,周国强.1979.广东台山早奥陶世新厂组笔石.古生物学报,18(5):493-504.
- 汪啸风.1980.中国奥陶系.地质学报,54(1-2):1-8,85-94
- 汪啸风,曾庆銮,周天梅,倪世钊,徐光洪,孙全英,李志宏,项礼文,赖才根.1983.长江三峡东部地区的奥陶纪晚期与志留纪初期的化石群兼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6:96-163.
- 汪啸风,曾庆銮,周天梅,倪世钊,徐光洪,孙全英,李志宏,项礼文,赖才根.1986.再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2:157-177.
- 汪啸风,倪世钊,曾庆銮,徐光洪,周天梅,李志宏,项礼文,赖才根.1987.长江三峡生物地层学 (2)早古生代部分.北京:地质出版社.43—197.
- 汪啸风.1993.全球奥陶系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与问题.地球科学进展,8(1):28—34.
- 汪啸风,陈孝红.1994.上扬子区早奥陶世几丁虫生物地层与古生物地理.古生物学报,33(6):720—738.
- 汪啸风,陈 旭,陈孝红,朱慈英.1996.中国地层典 奥陶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26.
- 汪啸风,陈孝红.2000.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见: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摘要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3—24.
- 陈孝红,汪啸风,李志宏.1996.华南阿伦尼格世几丁虫生物地层与古生物地理.地质论评,42(3):200—208.
- 陈 旭,MichellC E,张元动,王志浩,Bergstrom,S M,WinstonD,&ParisF.1997.中国达瑞威尔阶及全球层型剖面点(GSSP)在中国的确立.古生物学报,36(4):423—431.
- 陈 旭,戎嘉余,樊隽轩,詹仁斌,张元动,李荣玉,王 怿,朱切尔,哈帕尔.2000.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生物带的全球对比.古生物学报,39(1):100—114
- 陈 旭,周志毅,戎嘉余,李 军.2000.奥陶系.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中国地层研究二十年(1979—1999).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39—58.
- 项礼文,赖才根,林宝玉,侯鸿飞,詹立培.1980.中国古生代分统划阶.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4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56—65.
- 萨尔瓦多主编.2000.国际地层指南——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第二版).金玉,陈 旭,戎嘉余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160.
- 金玉琴,汪啸风.1977.湘中白水溪组笔石群的发现和桥亭子组的多枝笔石.地层古生物论文辑.北京:地质出版社.74—85.
- 林宝玉.1979.中国的志留系.地质学报,53(3):173—191.
- 林宝玉,郭殿珩,汪啸风等.1984.中国的志留系 中国地层.北京:地质出版社.1—215.
- 林宝玉,苏养正,朱秀芳等.1998.中国地层典 志留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04.
- 张文堂.1962.中国的奥陶系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161.
- 张文堂,李积金,葛梅钰,陈均远.1982.中国奥陶系的划分与对比——中国奥陶系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55—62.
- 杨敬之,穆恩之.1954.鄂西长阳宜都一带的奥陶纪地层.古生物学报,2(1):59—82.
- 戎嘉余.1985.论我国志留系的建阶问题.地层学杂志,9(2):96—107.
- 戎嘉余.2000.志留系.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中国地层研究二十年(1979—1999).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59—71.
- 俞建华,刘怀宝,方一亭.1984.江西修水流域新厂期(早奥陶世)反称笔石科.古生物学报,23(5):532—542.
- 傅力浦.1983.陕西紫阳芭蕉口志留纪地层.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6:1—18.
- 傅力浦,宋礼生.1986.陕西紫阳地区(过渡带)志留纪地层古生物.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4:1—198.
- 赖才根,汪啸风.1982.中国奥陶纪年代地层分类.见:赖才根等编中国的奥陶系 中国地层5.北京:地质出版社.1—297.
- 曾庆銮,倪世钊,徐光洪,周天梅,汪啸风,李志宏,赖才根,项礼文.1983.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6:1—68.曾
- 庆銮,赖才根,徐光洪,倪世钊,周天梅,项礼文,汪啸风,李志宏.1987.奥陶系.见:汪啸风,倪世钊,曾庆銮等.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 (2)早古生代部分.北京:地质出版社.43—142.
- 穆恩之.1974.正笔石及正笔石式树形笔石的演化、分类和分布.中国科学,2:175—183.
- 穆恩之,葛梅钰,陈 旭,倪寓南,林尧坤.1979.西南地区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13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192.
- 穆恩之,李积金,葛梅钰,陈 旭,倪寓南,林尧坤.1980.中国奥陶纪笔石序列及生物分区.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4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35—42.
- 穆恩之,陈 旭,倪寓南,戎嘉余.1982.关于中国志留系的划分与对比问题.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73—79.
-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200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59.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9.西南地区碳酸盐生物地层.北京:科学出版社.39—220.
-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