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2, v.36(01) 31-3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青海曲麻莱盆地红层Schizaeoisporites(希指蕨孢)的发现及其意义
DISCOVERY OF SCHIZAEOISPORITES FROM THE QUMALAI BASIN,QINGHAI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段其发,涂兵,汤朝阳,赵小明,白云山

摘要(Abstract):

青海南部沱沱河地区陆相红层分布广泛,确定这些红层的时代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红层中化石稀少,因此,这些地层的形成时代长期以来未有定论。曲麻莱盆地是沱沱河盆地东部的一个次级盆地,在该盆地红层之中部灰色钙质泥岩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孢粉化石,其中希指蕨孢子居绝对优势,据此确定含化石的地层地质时代属晚白垩世。组合中含有大量的希指蕨孢子和少量麻黄花粉和克拉梭粉,而不见喜湿植物孢粉,推测该地区晚白垩世时气候应该属于干旱的热带—亚热带类型。

关键词(KeyWords): 孢粉;希指蕨孢;陆相红层;生物地层;白垩纪;曲麻莱盆地;青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1/25万《曲麻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313000006)资助

作者(Author): 段其发,涂兵,汤朝阳,赵小明,白云山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2.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