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
李东津 ,董洁
摘要(Abstract):
<正> 吉林通化地区三源浦晚中生代陆相盆地三棵榆树剖面,地层连续,化石丰富,是研究侏罗、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之一。张成梁等(1975—1976)作了系统研究。自上而下划分为: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东津 ,董洁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6.01.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丕基、沈炎彬,1979:中国中新生代叶肢介动物群及其在华南红层的分布,华南红层。地质出版社。
- 张文堂、陈丕基、沈炎彬,1976:中国的叶肢介化石。科学出版社。
- 顾知微,1983:论我国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的界线。中国各纪地层界线的研究,科学出版社。
- 周志炎、杨学林等,1980:吉林东部延边地区晚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丛刊,第一号。
- 苏德造,1973:皖南晚侏罗世的弓鳍鱼类代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1(2) 。
- 张普林等,1983:吉南地区固阳鱼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吉林地质。第3期。
- 谭林等,1982:内蒙古固阳含煤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地质出版社。
- 1) 刘国良等,1978-1979,1:20万舒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2) 林启彬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