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特征及其古特提斯演化意义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JINSHA RIVER JUNCTION ZONE,NORTHWEST YUNNA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TETHYS EVOLUTION
张兴桐,马重辉,严城民,王长兵,李颖,伍荣林
摘要(Abstract):
金沙江结合带的上古生界已发生中浅构造相的强烈变形和低绿片岩相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不同时代、不同位态、不同沉积环境的地层均呈构造岩片状无序堆叠。为提高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程度,本文从划分构造岩片入手,在各构造岩片中进行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将该套地层划分为冉家湾组(D_1r)、迪公组(D_2d)、柯那组(Dk)、申洛拱组(C_1?)、响姑组(CPxg)、喀大崩组(P_2k)、奔子栏组(P_3b)。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进行研究,最终达到进行时空多重分解、综合复原之目的。金沙江结合带的上古生界划分的7个组,形成于金沙江小洋盆裂解→出现洋盆→裂陷加剧→一度抬升→再次裂解→转向收缩共6个阶段,分别形成于滨海、浅海陆棚、碳酸盐台地、大陆斜坡、洋岛-海山、深海盆地共6种沉积环境。研究金沙江结合带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特征,有助于从沉积作用的角度查明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地层序列;滇西北;古特提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2013531002)资助
作者(Author): 张兴桐,马重辉,严城民,王长兵,李颖,伍荣林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1.004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克强,汤加富.1995.构造地层单位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2001.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地层学杂志,25(增刊):359-361.
- 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2014.中国地层表.地球学报,35(3):271-276.
- 房立民,杨振升,李勤,李声之,徐朝雷,徐有华,王国祯,郭洪方,汤加富,韩仲仁.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冯庆来,叶玫.2000.造山带区域地层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例分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兴振,刘文均,王义昭,朱勤文,杜德勋,沈敢富,刘朝基,阙梅英,杨时惠,李定谋,冯庆来.1999.西南三江地区特提期构造演化与成矿(总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 全国地层委员会.2016.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 孙晓猛,简平.2004.川滇西部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的威尔逊旋回.地质论评,50(4):343-349.
- 孙晓猛,梁定益,聂泽同.1993.大陆边缘沉积岩序列.现代地质,9(3):271-277.
- 孙晓猛,聂泽同,梁定益.1994.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现代地质,8(3):241-245.
- 孙晓猛,杨遵仪,张梅生,聂泽同,梁定益,张保民.1999.滇西北金沙江古特提斯造山带地层及构造演化.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1):20-24.
- 王学武,刘凤祥,李新仁,严城民,周喜林,王长兵.2017.滇西北云岭陆缘弧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地质与资源,26(3):229-233.
- 王学武,刘凤祥,严城民,王长兵,张子军,朱琳.2018.云南省石炭纪-二叠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地层学杂志,39(4):461-467.
- 王泽传,赵茂春,严城民,王长兵,张子军,朱琳.2015.滇西北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沉积与特提斯地质,35(2):66-75.
- 王泽传,朱延浙,严城民,赵茂春,刘仕军,何云,赵思传,张恩才,常开永,唐琼.2017.云南地史与特提斯构造演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吴浩若.1993.滇西北金沙江带早石炭世深海沉积的发现.地质科学,28(4):395-397.
- 严城民,张启跃.2001.造山带及变质岩区的构造岩片多重分解综合复原法.云南地质,20(3):314-322.
- 姚华舟.1994.造山带区调填图综合地层学实践.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1∶25万贡山县幅、中甸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昆明: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资料处.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6.云南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4.1∶20万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昆明:云南省地质矿产局资料处.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5.1∶20万中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昆明:云南省地质矿产局资料处.
- 张智勇,张克信,于庆文,龚全胜,梁云海,严城民.2002.造山带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地球科学,27(4):377-385.
-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992.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层.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