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2, v.46(01) 50-5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特征及其古特提斯演化意义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JINSHA RIVER JUNCTION ZONE,NORTHWEST YUNNA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TETHYS EVOLUTION

张兴桐,马重辉,严城民,王长兵,李颖,伍荣林

摘要(Abstract):

金沙江结合带的上古生界已发生中浅构造相的强烈变形和低绿片岩相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不同时代、不同位态、不同沉积环境的地层均呈构造岩片状无序堆叠。为提高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程度,本文从划分构造岩片入手,在各构造岩片中进行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将该套地层划分为冉家湾组(D_1r)、迪公组(D_2d)、柯那组(Dk)、申洛拱组(C_1?)、响姑组(CPxg)、喀大崩组(P_2k)、奔子栏组(P_3b)。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进行研究,最终达到进行时空多重分解、综合复原之目的。金沙江结合带的上古生界划分的7个组,形成于金沙江小洋盆裂解→出现洋盆→裂陷加剧→一度抬升→再次裂解→转向收缩共6个阶段,分别形成于滨海、浅海陆棚、碳酸盐台地、大陆斜坡、洋岛-海山、深海盆地共6种沉积环境。研究金沙江结合带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特征,有助于从沉积作用的角度查明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金沙江结合带;上古生界;地层序列;滇西北;古特提斯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2013531002)资助

作者(Author): 张兴桐,马重辉,严城民,王长兵,李颖,伍荣林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1.004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