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营城组孢粉组合
王淑英
摘要(Abstract):
<正> 营城组分布于吉林省九台县的三台、六台、羊草沟,营城市,长春的石碑岭,公主岭的陶家屯、刘房子,四平的孟家屯,进入辽宁昌图境内,呈北东—南西向小断块或小向斜断续展布。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厚度变化甚大。1942年,日人森田义人将营城地区的火山岩夹炭层,统称之为营城子火山岩群。1964年,吉林省煤管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探队将营城地区“营城煤系”(沙河子组)之上的火山岩,称之为营城组。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淑英
DOI: 10.19839/j.cnki.dcxzz.1989.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吉林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东北区区域地层表(吉林省分册)。地质出版社。
- 余静贤、张望平,1979:莱阳盆地莱阳群上部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中国孢粉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
- 宋之深等,1986: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孢子花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学林、孙礼文,1981:松辽盆地东部营城组。地层学杂志,5卷4期。
- 徐钰林、张望平,1980:侏罗纪孢子花粉。陕甘宁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地质出版社。
- 高瑞琪,1982:松辽盆地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古生物学报,21卷2期。
- 高瑞琪、赵傅本,1976: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科学出版社。
- 张璐瑾,1978:浙江中生界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的孢子花粉。古生物学报,17卷2期。
- 张璐瑾,1983:黑龙江省东部若干地区晚中生代孢粉及其时代讨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春彬,1965:黑龙江鸡西穆棱组孢子及其地层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4号。
- 蒲荣干、吴洪章,1982:黑龙江省东部晚中生代地层的孢子花粉。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5号。
- 蒲荣干、吴洪章,1982:辽西中晚侏罗纪孢粉组合。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4号。
- 黎文本,1984:吉林蛟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