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04, (04) 300-306+39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牛场组——上扬子区南部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的一个新地层单位
NIUCHANG FORMATION, A NEW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OF LLANDOVERY (SILURIAN) FROM THE UPPER YANGTZE REGION

戎嘉余,詹仁斌

摘要(Abstract):

志留纪初的扬子海底域大都被缺氧水占据 ,黑色笔石页岩 (称龙马溪组 )广泛发育 ,底栖生物难以存活 ;但表层水域仍然充氧 ,是笔石等生物的生活场所。在上扬子海南缘的近岸、浅水区 (贵州北部 )繁衍了腕足动物及三叶虫等壳相生物 ,笔石稀少或缺失。相关地层长期被笼统地归于龙马溪组而没有其他名称。现以贵州湄潭牛场高滩剖面为依据 ,将该地原归“龙马溪组”的地层新建为牛场组 ,按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最新要求 ,描述命名剖面 (地理位置、岩性特征、生物组合、顶、底界线、厚度、横向延展、与上覆、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等 ) ,讨论它与相关地层的区别与对比等。牛场组底部因发现笔石而确定了地层位置 ;其顶界因尚未发现可资肯定时代的化石 ,只是根据区域对比推测其时代归属。研究结果表明 ,牛场组代表兰多维列 (L landovery)世早—中期、黔中古陆以北近岸、充氧、浅水的非笔石相地层 ,在黔北遵义、湄潭、思南一带发育 ,这一适宜于底栖生物生存的正常浅海环境为大灭绝后壳相生物的复苏与辐射提供了基本条件。与牛场组相当的地层包括标准龙马溪组下部的一部分和标准香树园组的下部 ,前者以黑色笔石页岩为特征 ,后者以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为主。

关键词(KeyWords): 牛场组;志留纪;非笔石相地层;岩石地层新单元;贵州;中国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G2 0 0 0 0 7770 0 );; 科技部专项 ( No.2 0 0 1DEA2 0 0 2 0 -4 )资助

作者(Author): 戎嘉余,詹仁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