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2, v.46(02) 154-16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湖北武汉晚泥盆世五通组双壳类新材料及其古环境意义
NEW MATERIAL OF BIVALVES FROM THE UPPER DEVONIAN WUTUNG FORMATION IN WUHAN, HUBEI AND THEIR PALA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尹家一,纵瑞文,刘一龙,黄烈斌,龚一鸣

摘要(Abstract):

本文首次报道和描述了武汉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组的双壳类化石,将其定名为Sanguinolitessp.(血石蛤未定种)。通过对比五通组Sanguinolites和石炭纪cf. Sanguinolites与Carbonicola的大小、壳形、产出层段,以及双壳类的适应性形态功能,综合岩性和植物化石的保存状态,本研究认为武汉五通组的沉积环境为低输沙量、低水动能的局限海湾环境,食物可获得性较差。低输沙量与晚泥盆世植被发育及其对地表土壤的保护,以及该区的地理位置有关,而低水动能可能是由于障壁岛(或障壁沙坝)的存在,使得研究区成为半封闭的水域,海水能量较低。这种相对闭塞的低能环境,也是造成这一地区双壳类分异度低、个体小和壳薄的主要原因。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填补了中扬子地区五通组双壳类的空白,对该地区古环境和古地理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五通组;双壳类;上泥盆统;形态功能分析;古环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34、42072041、41702006);;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910491084)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尹家一,纵瑞文,刘一龙,黄烈斌,龚一鸣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2.0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