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1, v.45(01) 49-5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西藏当雄九子拉地区石炭系诺错组中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SEISMITES IN CARBONIFEROUS NUOCUO FORMATION IN JIUZILA AREA, DANGXIONG, TIBET

白培荣,马德胜,熊兴国,曾禹人

摘要(Abstract):

西藏当雄九子拉地区石炭系诺错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了一套非正常沉积的粉砂岩和灰岩的组合。岩系中可识别出非正常的沉积构造,即微同沉积断裂、火焰状构造、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这一软沉积变形构造具震积岩的识别标志特征,代表灾变事件震积的地质记录。在剖面结构上大致显示为7个单元的震积序列,自下而上由下伏弱震层(A)—液化脉(B)—震褶岩(C)—震裂岩(D)—阶梯状微断层(E)—火焰状构造(F)—上覆未震层(G)的渐变过程及震积作用逐渐减弱的趋势呈不同形式的组合出现,有ABG、ACDG、AEG、ABCG和ABFG等组合。本研究分析认为晚古生代诺错组早期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结合震积岩的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表明,九子拉北侧一带可能为近东西向同生断裂带,该断裂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是本区诺错组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从而佐证了九子拉地区正处于构造转换阶段。本研究对分析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沉积盆地类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保存完好的震积事件地层记录对推断古断裂、古环境也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石炭系;九子拉地区;诺错组;震积岩;断陷盆地;西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1212011086035、1212011121230)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藏1/5万九子拉地区H46E008005、H46E008006、H46E009005、H46E009006四幅区调)的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白培荣,马德胜,熊兴国,曾禹人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1.0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