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04, (02) 97-103+19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富饶阶地表地层剖面
SEARCHING FOR THE STRATOTYPE OF THE FURAOAN STA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陈丕基,万晓樵,姜剑虹,李献华,曹流,李罡,刘吉才,尹德顺,阎伟,李武显

摘要(Abstract):

黑龙江省嘉荫县乌云镇地区中生代结束前后连续沉积了两套含煤地层,即上部的古新统乌云组和下部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富饶组。富饶阶相当于富饶组上段地层,但由于其代表剖面顶、底不全,且可参照的钻孔岩心已不复存在,因此有必要在原命名地区寻找新的地表露头剖面。乌云镇西北白头山黑龙江沿岸出露富饶阶上部地层,其上部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初步确定了两个孢粉组合: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红杉粉(Sequoiapol-lenites)孢粉组合和鹰粉(Aquilapollenites)-肋桦粉(Betulaepollenites)孢粉组合。这两个孢粉组合都有鹰粉类(Aquilapollis)化石,计有5属10多种化石,其中除了小刺鹰粉(Aquilapollenites spinulosus)一种可由上白垩统上延入古近系下部地层外,其他多数出现在环太平洋的上白垩统最上部地层中(马斯特里赫特阶)。由于富饶组下段相当于明水阶(马斯特里赫特阶中、下部),因而富饶组上段,即富饶阶,相当于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上部。对该剖面下部的流纹质晶屑沉凝灰岩采样进行SHRIMP锆石U-Pb法测年,定年结果为66±1Ma,与上述孢粉生物地层学结论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测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似在乌云组与富饶组之间,即厚层含砾砂岩的底部,但需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KeyWords): 富饶阶;马斯特里赫特阶;自垩系;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孢粉组合;凝灰岩;锆石;U-Pb法测年;黑龙江省;中国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49472079)资助

作者(Author): 陈丕基,万晓樵,姜剑虹,李献华,曹流,李罡,刘吉才,尹德顺,阎伟,李武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