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9, v.43(04) 352-36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江西玉华山泥炭2000 a BP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THE GEOCHEMICAL RECORDS AND PALEOCLIMATE SIGNIFICANCE IN PEAT FROM THE YUHUA MOUNTAIN IN JIANGXI PROVINCE SINCE THE LAST TWO MILLENNIA

邓云凯,李亮,马春梅,赵琳,崔安宁,周斌

摘要(Abstract):

过去2000年是PAGES (Past Global Changes)计划重点研究的时段,其中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的气候变化备受关注。学术界对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起止时间、温湿配置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基于对江西中部山地玉华山泥炭钻孔YHS2的年代标尺以及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腐殖化度、烧失量、孢粉等多指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气候变化和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分布规律,重建该区域过去2000年降水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玉华山地区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干湿变化。结果表明:在中世纪暖期(800-1450 A.D.),沉积物中Al、Si、Ti等外源碎屑元素含量升高,烧失量处于低值,腐殖化度较低,乔灌木花粉含量高,而旱生草本花粉含量低,各个气候指标的记录都指示该阶段降水增多,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而在小冰期阶段(1450-1900 A.D.),沉积物中Al、Si、Ti等外源碎屑元素含量降低,变化趋于稳定,烧失量处于高值,腐殖化度较高,乔灌木花粉含量降低,而中旱生草本花粉含量升高,各个气候指标的记录都指示在该阶段降水减少,为较冷干燥的气候环境。

关键词(KeyWords): 泥炭;X射线荧光光谱(XRF);中世纪暖期;小冰期;气候变化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A0600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202,41671196)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邓云凯,李亮,马春梅,赵琳,崔安宁,周斌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9.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