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部分)富县组的发现及其意义THE DISCOVERY OF THE FUXIAN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INNER MONGOLIA PART) AND ITS IMPLICATIONS
冯云鹤
摘要(Abstract):
对东胜煤田城梁井田、乃马岱井田原延安组底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与区域中相同层位的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对比,认为在研究区或更大范围内都富存有早侏罗世晚期富县组。研究区富县组的发现,对原来侏罗纪煤系沉积基底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格局及构造运动对盆地影响结果的观点产生了动摇,应该重新进行认识。
关键词(KeyWords): 岩石地层;煤系地层;富县组;侏罗纪;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冯云鹤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4.04.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瓦赫拉梅耶夫B A著.孙革,张志诚,郑少林译.1990.侏罗—白垩纪全球植物群及气候.北京:地质出版社.1-140.
- 段淑英,陈晔,牛茂林.1986.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区中侏罗世植物群.植物学报,28(5):549-554.
- 刘魁梧.1991.古气候的影响因素及恢复标志.国外地质(北京),(1):5-10.
-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1979.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山西省分册(一).北京:地质出版社.74-77.
-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6-217.
-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16-219.
- 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85队.1989.陕北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环境.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78.
- 谢明忠,田桂堃,张树胜.1996.冀西北侏罗系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阳眷组.地层学杂志,20(2):134-137.
- 袁效奇,傅智雁,王喜富等.2003.中国北方侏罗系(Ⅴ)鄂尔多斯地层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4-94.
- 张泓,熊存为,李恒堂等.1998.中国西北侏罗纪含煤地层及聚煤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83-90,194.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中国地层典侏罗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49.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80.陕甘宁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54-63.
-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996.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33-3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