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9, v.43(02) 115-1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
CYCLOSTRATIGRAPH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FOR THE STAGE 10 OF THE CAMBRIAN FURONGIAN AT THE WA'ERGANG SECTION,TAOYUAN COUNTY,HUNAN PROVINCE

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左景勋

摘要(Abstract):

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三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事件,将寒武纪芙蓉世特征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全新的芙蓉统年代地层格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立,芙蓉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排碧阶、江山阶和没有得到最后定义的第10阶。湖南桃源县瓦尔岗剖面,以丰富的斜坡相三叶虫的发育著称,是全球寒武系芙蓉统第10阶底界GSSP的候选剖面。为了配合第10阶层型剖面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层序地层学框架内,对该剖面第10期地层为主的地层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基于基本的岩相和沉积相的观察与研究,将该剖面沈家湾组中主要归为第10期的大部分地层归为一个三级沉积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海平面变化层序;该三级沉积层序大致包含48个准层序级别的六级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常常4个一组构成五级旋回(准层序组)而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的1∶4的叠加样式,成为较为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而可以作为代表性的"定时器"。结果表明,第10期地层的形成时限大致为4.80Myr(百万年),稍大于地球化学测年得出的4.10Myr(~495.0—489.5Ma);而且层序界面代表的沉积环境变化要超前于阶的界面代表的生物变化。因此,层序地层学框架内的旋回地层学研究,丰富了瓦尔岗剖面的地层学内容。

关键词(KeyWords): 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芙蓉统第10阶;瓦尔岗剖面;湖南省桃源县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41221001;41290360;41330101;41472090)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左景勋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9.0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