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
孙东立 ,章炳高
摘要(Abstract):
<正> 喀喇昆仑—唐古拉地层分区的北界沿塔什库尔干、泉水沟、可可西里山、玉树一线;南界沿班公湖、改则、奇林湖、索县、类乌齐一线。区内侏罗系发育,大致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眉岩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最大厚度可达5,000—6,000米,构造线方向大体与山脉走向一致,为北西西—南东东向,为我国海相—海陆交互相侏罗系重要地区之一。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东立 ,章炳高
DOI: 10.19839/j.cnki.dcxzz.1979.04.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这些地层单位的详细剖面的记述,将刊登于《西藏地层》一书。
- 2) 文世宣,1976:青海南部海相侏罗系几个问题的初步认识。青海地质,第2期。
- 1) 对土门格拉群时代问题的讨论。青海地质(科技情报),第2期。
- 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李璞等),1959: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科学出版社。
- 曾鼎乾,1944:西藏地质调查史。地质论评,第九卷。
- 尹集祥,1962:藏北晚侏罗世海娥螺的发现。古生物学报,10卷4期。
- --、方仲景,1973:滇西海相侏罗系。地质科学,第3期。
- 范嘉松,1965:西藏北部中侏罗统的几个瓣鳃类化石。古生物学报,13卷2期。
- 王义刚、张明亮,1974:珠穆朗玛峰地区地层,侏罗系。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地质。科学出版社。
- 王义刚等,1976:西藏南部加不拉组问题讨论及隆子地区下侏罗统的发现。地质科学,第2期。
- E. Norin, 1946: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Western Tibet. 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 Publication 29, Ⅲ, Geolog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