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3, v.37(04) 592-59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陈奋宁,张海军,陈守建,杜兵盈

摘要(Abstract):

<正>青海省格尔木市沱沱河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由老到新包括那益雄组和拉卜查日组。乌丽群与下伏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灰岩整合接触,与上覆甲丕拉组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在沱沱河地区开心岭煤矿晚二叠世乌丽群拉卜查日组中首次获得牙形石。经鉴定为Hindeodus typicalis,Hindeodus eurypyge和Hindeodus praeparvus。前人研究表明H.typicalis,H.praeparvus和H.eurypyge均与H.parvus亲缘关系密切,且时代极为接近,众所周知,Hindeodus parvus是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分子,其出现标志着三叠纪的开始。因此,该剖面上晚二叠世乌丽群顶部地层从时代上看不排除三叠系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在唐古拉山地区存在三叠纪最早期的沉积。从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看,华南二叠系-三叠系之交三级层序界面

关键词(KeyWords): 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牙形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乌丽群;沱沱河地区;青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02073);;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青藏专项项目(No.12120113028800)资助

作者(Author): 陈奋宁,张海军,陈守建,杜兵盈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3.04.05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