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07, (03) 296-30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嫩江组下部生物地层及环境变化
BIO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OF THE LOWER NENJIANG FORMATION IN THE QINGSHANKOU AREA,SONGLIAO BASIN

闫晶晶,席党鹏,于涛,万晓樵

摘要(Abstract):

对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后金沟剖面进行化石的系统采样、鉴定和分析,识别出了介形类Cypridea gunsu-linensis-Cypridea ardua和Ilyocyprimorpha netchaevae-Periacanthella portentosa-Cypridea ordinata组合,孢粉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teles和Lythraites-Aquil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根据介形类、孢粉化石组合,结合叶肢介化石和岩性等资料,厘定了该剖面的层位,认为后金沟剖面属于嫩江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时期的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根据介形类化石的保存特征及丰度、分异度,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在嫩江组一段-二段沉积过渡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伴随着湖侵,介形类经历了一个衰退、消亡、复苏的过程。根据对孢粉的分析,认为该沉积期总体属于湿润到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其中在嫩江组二段底部黑色页岩的沉积期显得气候更加湿热,向上开始逐渐变干凉。

关键词(KeyWords): 介形类;孢粉;古环境;古气候;嫩江组;松辽盆地;黑龙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472011,40672020);; 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闫晶晶,席党鹏,于涛,万晓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