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1996, (01) 51-57+7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再论石炭-二叠系界线及古地磁学的证据
Further study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in Yunnan and its correlation

陈庚保,杨城芳,董致中,尹济云

摘要(Abstract):

滇东南八宝附近的安乐剖面,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典型剖面,沉积连续、单相、富含牙形刺、类、四射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以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带之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Pseudoschwagerina uddeni带稍高于这一界线。我们建议石炭-二叠系界线必须建立在沉积连续、单相,化石类型多样、丰富的剖面上,为了尽可能接近假希瓦格亚科分子的始现界线,以牙形刺Streptognathldus elegantulus到St.elongatus演化系列中St.elongarus始现作为界线,这一界线大致相当于前苏联阿舍林阶的底界。古地磁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第3层底部,在长期的基亚曼极性段中存在着一个短暂的正极性亚带,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它与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的始现相一致,强烈支持上述生物界线作为石炭-二叠系界线。

关键词(KeyWords): 石炭-二叠系界线;古地磁学;牙形刺;(竹蜓)类;云南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庚保,杨城芳,董致中,尹济云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6.01.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