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4, v.48(01) 87-9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滇西昌宁—孟连带“中—上泥盆统”和“二叠系拉巴组”中的石炭系南段组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SUCCESSIONS OF THE MISSISSIPPIAN NANDUAN FORMATION IN THE “MIDDLE-UPPER DEVONIAN” AND THE “PERMIAN LABA FORMATION”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WESTERN YUNNAN,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郑建彬,金小赤,宗普,闫振,黄浩

摘要(Abstract):

滇西昌宁—孟连带是探索古特提斯地质演化的热点地区之一。识别和梳理带内不同岩石地层单元所包含的内容,追索其分布情况,是深入、准确地了解这一地区地质演化的一个重要前提。石炭系密西西比亚系南段组分布于昌宁—孟连带东带,是一套厚度大、成熟度较高的被动陆缘浅海沉积。笔者近期在昌宁—孟连带西带的“中—上泥盆统”和“二叠系拉巴组”中识别出了一套碎屑岩地层,其化石面貌及岩石学和锆石年代学特征反映其为南段组沉积。它们与不同时代的硅质岩、碎屑岩、灰岩等混杂分布。前期的研究显示南段组为冈瓦纳大陆被动大陆边缘的“原位沉积”,而西带不同时代的硅质岩、碎屑岩、灰岩和玄武岩等则为源于古特提斯的“外来岩片”。在古特提斯闭合过程中,这些“外来岩片”就位于冈瓦纳大陆被动陆缘的“原位沉积”(南段组)之上。构造挤压和褶皱变形,以及后期的剥蚀,使得在“原位沉积”(南段组)与“外来岩片”的接触部位出现南段组与时代不同、沉积构造背景迥异的岩片穿插、混杂分布的现象。

关键词(KeyWords): 昌宁—孟连带;石炭系;南段组;“外来岩片”;古特提斯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155202、42002118、42172040)资助

作者(Author): 郑建彬,金小赤,宗普,闫振,黄浩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4.0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