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1992, (04) 282-28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下扬子盆地早、中三叠世古地理及其演化
The Early and Middle Triassic palaeogeography of lower Yangtze Basin and its evolution

王文彬 ,刘泽均

摘要(Abstract):

<正> 下扬子盆地在早、中三叠世,古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古陆与江南海隆之间,为一温暖清洁的陆表海,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灰泥灰岩、粒泥灰岩、颗粒灰岩、准同生白云岩以及泥、页岩等。 据殷鸿福(1986)资料,华北地台及扬子地台在晚二叠世的古纬度分别为9.8°N及1.7°N。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它们先后拼合于西伯利亚及华北,有一定的向北位移,仍在热带圈内。早、中三叠世动植物群分析表明:华夏特提斯区(包括扬子省)早三叠世早期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文彬 ,刘泽均

DOI: 10.19839/j.cnki.dcxzz.1992.04.006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