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中生代地层特征及其对比关系MESOZOIC STRATIGRAPHY OF THE BOHAI BAY BASIN
刘士磊,潘文静,高曦龙,王丽君,韩莎莎,卢辉楠
摘要(Abstract):
渤海中生界全为海水覆盖,地层研究受到条件种种限制,此前研究程度低,只划分到系、统,未建立组、段。现将渤海中生界划分为10个组,其中钻遇了7个,依次为侏罗系的海房沟组、蓝旗组,白垩系的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孙家湾组。对各个组岩性、生物组合、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与辽西露头剖面进行了对比,两地岩性及古生物组合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各个组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差别大,与断裂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KeyWords): 岩石地层;地层划分;化石组合;测井;侏罗系;白垩系;中生界;渤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23-002)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刘士磊,潘文静,高曦龙,王丽君,韩莎莎,卢辉楠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7.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树旺,金成洙,张云平等.2005.论辽西四合屯早白垩世构造-火山活动及生物事件.地球学报,26(3):241-248.
- 龚福生,王军芝.1989.渤海北域早白垩世地层及介形虫化石组合.地质论评,35(5):430-435.
-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2-218.
- 侯祐堂,勾韵娴,陈德琼.2002.中国介形类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74-75.
- 胡望水,吕炳全,官大勇等.2003.郯庐断裂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3(4):51-55.
- 黄清华,郑玉龙,杨星军等.1999.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研究.微体古生物学报,16(1):95-103.
- 孔惠,陈春瑞,党毅敏等.2006.松辽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评述.古生物学报,45(3):416-424.
- 宋之琛,尚玉珂.1999.中国孢粉化石(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10-2255.
- 万传彪,李廷锋,薛云飞.2009.松辽盆地深层侏罗系-下白垩统生物组合和沉积环境.地质科学,4(2):418-434.
- 王香婷,毕立刚.1998.渤海地区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2(5):318-327.
- 王五力,郑少林,张立君等.1989.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古生物(一).北京:地质出版社.1-168.
- 夏庆龙,田立新,周心怀等.2012.渤海海域构造形成演化与变形机制(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89.
- 于希汉,王五力,刘宪亭等.1987.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古生物(三).北京:地质出版社.1-386.
- 张立君.1985.辽宁西部晚中生代非海相介形类动物群//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古生物(二).北京:地质出版社.1-120.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中国地层典白垩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05.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中国地层典侏罗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80.
- 中国地层表编委会.2015.中国地层表(2014).北京:地质出版社.1.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组.1989.中国东部侏罗纪-白垩纪古生物及地层.北京:地质出版社.1-143.
- 中国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1990.中国石油地质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32-106.